陈先义:电影《隐入尘烟》为何要如此不堪?


文艺总要给人以希望

——简评《隐入尘烟》

陈先义

  《隐入尘烟》一部影片正在被舆论热炒。受舆论影响,我特意去看了一下,看后浮想联翩。我说不准确,到底是自己的审美观念不赶趟了,还是这个作品不像舆论吹捧得那么美好呢?于是,我忍不住把观影后的思考说出来与大家讨论。

  电影《隐入尘烟》故事线条很清晰:女主人公贵英是一个尿失禁的女人,从小落下病根,不能再生育。最终,贵英被嫌弃她的嫂子以与人结婚的名义赶出门去,安排嫁给了像驴一样低贱、只知道干活的贫困光棍汉马有铁。于是,两人开始相依为命的生活。结婚合照是两人第一次照相,也是平生唯一一次照相,表情木讷,不知如何是好。婚后,两人像尘埃一样渺小,这个世界几乎没有关心他们的人,夫妻两人加上一头毛驴,这就是贯穿电影始终的主要活物。

  这对夫妻虽没有多少语言上的沟通,但却把彼此的爱铭刻在心。贵英一生活得很凄苦,原本没有人会疼她,但是马有铁却把她当作最为重要的人。没有房子,两人拓坯和泥,费尽苦力盖好了一座土房子。房子盖好了,小鸡孵化了,玉米小麦都收获不错,他们似乎该朝好的方向发展了。但是村里一个富人病了,输血困难,因为熊猫血不好配型,马有铁一查就对上了,毫不犹豫一次次输血,但是就这样依然没有逃脱被鄙视的眼神,给人输血还遭人欺负。贵英说,自己活得不如一头驴子,像一粒尘烟一样活着。后来,患病的贵英走路时头晕,结果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全村人看着居然没有一个人去救她。直到马有铁得知情况,赶去把媳妇捞了上来,但那时人已经淹死了。尽管马有铁一生善良,但怎么善良都逃不脱世人对他的嫌弃,所以在贵英死后,无路可走的马有铁万念俱灰。我们最终看见,在浩瀚沙漠之上,一个人,一只驴,还有马有铁唯一的家当一辆马车。马有铁无奈地对驴说:“你走吧!”然后他自己径直向沙漠深处走去。回头看去,驴走了,但走出百米的驴站了下来,也回头望着自己相伴多年的主人。老驴恋恋不舍,深情望着马有铁。看到这儿,观众不由地热泪打湿衣襟。此后,马有铁回家卖掉了家里所有的粮食,还了该还的账,包括欠邻居的十个鸡蛋,而后吃了自己一辈子都不舍得吃的鸡蛋,最后咽下农药追随贵英去了。一生被人调侃、嘲笑、瞧不起的一对夫妇,终究双双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还不算,在这茫茫隔壁戈壁之上,大西北的无际荒原上,一个衣装整齐的官员大手一指,然后一辆挖掘机呼啸而来,马有铁夫妻苦力垒成的房子,在推土机的轰鸣中,瞬间化为一片废墟,荒原还是荒原。就这样,这对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坏事的患难夫妻,这个当地的顶级贫困户,这样一对小心翼翼过日子的人,在品尝了几乎所有的人间疾苦以后,最后走向绝望。

  我们不排除这部片子描写故事的真实性,在我们国家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尽管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类似马有铁这样的苦难加贫穷的个例可能还会存在。但是电影应该表达什么,还是要有艺术家自己的选择的。这部片子令人不能理解的是,编剧和导演试图把发生在个别人身上的不幸,变成一个国家的农村状况的普遍缩影。

  比如,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国家已经向全世界宣布,在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完全脱贫,全国832个县全部摘帽,128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集体贫困得到解决,完全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类历史奇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而作为一部表现脱贫扶贫的作品,作者对此却视而不见,真是咄咄怪事。

  这部片子将镜头完全聚焦在贫困二字上,我们伟大的扶贫工作及其获得的历史成就,却丝毫不得展现。人们看见的只是没有希望,苦难中与命运搏斗的马有铁夫妇苦干了一辈子,眼看生活就要向好的方向发展,却一个被淹死了,另一个在绝望中自杀了。善良不得善终,劳动不被尊重,做好人不得好报。话说回来,类似马有铁这样人物的命运有吗?我们绝对不否认,这么大个国家,地域差别,村与村的差别,户与户的差别,可能会造成这样极端的偶然事件和个例,但是偶然和个例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主流。作家艺术家要表现什么,是有自己立场和选择的。如果你放着我们实现脱贫的大环境、大成就不写,去描写甚至编造和夸大马有铁这样的特殊个例,并且以此给人造成中国的农村普遍的状况就是这样的糟糕,那就等于放弃了一个作家、艺术家的基本良知。

  更何况当下谁都知道,我们正处在党的二十大盛会即将召开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媒体正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总结这些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包括扶贫及其工业、贸易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盛会营造良好的氛围的时候,特别是扶贫工作已经取得全面脱贫的伟大成就的时刻,这样一部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我以为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在当下这部电影正走热的时候,我知道我说这样的话,必然遭到一些人的批评甚至谩骂。但是我还必须指出这个事情的要害。艺术总要给人民以信心的,总要作为鼓舞人民的进军号。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曾强调:我们文艺创作者,要勇于承担烛照国民精神的光荣使命。如果不是这样,看完你的作品,让观众觉得社会一团漆黑,甚至怀疑我们的党,怀疑我们的政府,怀疑我们的制度,那么这样的作品不能不值得怀疑。

  也许有人会说,你等着看吧,你把话说得太早,有一天这部片子可能会获得国际大奖,到时候看你怎说。是的,我不怀疑这样的一些作品在国际拿奖,但不管你拿什么奖,都无法阻挡我对这样一部作品的质疑。这些年有些作品靠丑化国家丑化同胞去西方拿奖的事情多了去了。拿了西方的奖怎么啦?不能说明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就一定要从心里认可你,这个道理人民群众都清楚得很。你的镜头对准谁,你的笔端表现谁,这是一个人的立场和思想。我毫不怀疑,西方世界会非常喜欢这样的作品。

  1972年,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来中国拍了一部大型纪录片,名字就叫《中国》。这部片子在中国大地引发轩然大波,安东尼奥尼为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是落后的,他费劲心机,专门把镜头对准中国社会的负面,群众破衣烂衫,歪斜欲塌的民房,捡垃圾的群众,乱飞的苍蝇。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他镜头里的一个画面,为了证明中国人的愚昧落后,他远远的把镜头对准在空旷的原野上拉屎的河北农民,时长达数分钟,直到这个农民就地捡起一块土坷垃搽屁股,才算结束。这情况是真的吗?是真实的。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是很贫穷,许多农民没有用手纸的条件啊。安东尼奥尼所拍的这些画面组合起来,就是中国之落后,世界罕见。安东尼奥尼想让西方的人看完后,就不会再相信来自中国的各种宣传,这就是画面和镜头的表现力。立场决定屁股,安东尼奥尼作为来自西方的摄影师,他当然要丑化中国。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他的对立面,在他看来我们的一切理所应当是污浊的,当然他对准的画面也都是专选肮脏的。

  也许有人会说,票房决定一部电影的社会价值。可我想说,这种唯票房论是非常错误的。这些年我们有些人动辄拿票房说事,动辄用票房多少来衡量电影的价值,甚至非常荒唐的强调电影就是工业。为什么这么说,这样说就等于说电影就是资本说了算,就等于让资本的力量统领一切。这里边当然包含着某些人的阴谋。电影是商品不错,但它首先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如果否认这个首要的问题,其它什么都不必谈了。有些问题很大的电影,没有什么积极思想内涵,充斥着(软性的)色情加暴力,却收获了很高的票房。可那是社会毒品,它的票房说明不了它有任何积极的价值。

  由此来看,关于《隐入尘烟》这样的电影,还是要从国家利益来思考,不可仅仅跟着风跑,更不能拿票房说事。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关键看它的思想是不是对路。用《隐入尘烟》这样的作品来表现我们的扶贫脱贫,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思考?目前,国际国内斗争形势如此复杂,我们不能不注意,不能不防止《隐入尘烟》这样的作品是被敌人利用了的。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