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华:浅论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


  浅论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

  ——王立华同志在中国长城学会山西忻州第五届中国长城论坛的发言

  论坛主题是“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下面谈点粗浅认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大地上产生的具有突出中国特色和优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事。古老长城与中国式现代化,乍一看似乎相距甚远,但细究起来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从古代中国看,长城是中国历史突出连续性的重要原因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走中国自己的路,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决定的,而要理解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就不能不认识长城所起的重要作用。一个时期以来,对长城曾有很多贬损,但放眼人类世界文明史,特别是对比其他3个文明古国灭亡的历史节点,却发现中国先人修筑长城的伟大壮举,与中华文明能够存续发展5000年不断密不可分。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目前认为最早的是古埃及文明,现在只是一部考古学历史了。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建立第一个王朝,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埃及时期,到公元前525年亡于波斯帝国。此后虽然进行过多次反抗,但到公元前332年,被马其顿王国占领后,又开始了希腊统治时代,从此古埃及不再存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只能在埃及学考古中得到辨识。

  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从公元前1894年建立第一王朝,经历了第二、第三、第四王朝后,公元前729年被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帝国吞并。亚述帝国灭亡后又建立了新的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8年又被波斯帝国灭亡,从此没有了巴比伦。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也随之灭亡,现在只能从亚述学考古中解读了。

  在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是上世纪20年代考古发现的,考古学家断定在公元前2500年至1750年。马克思曾说:印度的历史就是没有历史。早在公元前13世纪,中亚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白种人)征服印度,开始了吠陀时代,创立种姓制度,从此土著成了下等种姓。公元前518年又被波斯帝国征服,到公元前327年再被马其顿王国征服,马其顿军队撤离后,印度曾建立孔雀王朝,但最终在公元前187年灭亡。经过1000多年的外族征服,古印度不复存在。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