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辉:资本市场挥刀自宫能否拯救中国股市?

2023-09-03 3391 3
作者: 余云辉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拉动消费的源头。

  自股票市场建立以来,每一次救市都是证监会出面,或者召集券商和机构投资者下场救市,或者减免印花税和交易手续费,甚至挥刀自宫,直接废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流动性供给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比如,暂停IPO、再融资、限制大股东减持退出从而剥夺大股东的再投资能力等等。事实已经证明,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市场长期低迷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市场的长期繁荣。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措施仅仅带来了8月28日开盘的一分钟行情,成为政府救市的搞笑版。为什么政府救市经常遭到群嘲?其错误在于:

  第一,救市主体不对。证监会是资本市场的监管者,其职责在于规范市场,保护投资人,不要乱搞所谓的金融衍生品创新、推出融券做空和指数做空等做空机制、或引进海外金融大鳄来祸害国内中小投资者。证监会的职责不在于救市,而在于监管市场,提高资本市场投融资效率以及资源配置效率,而不是动辄挥刀自宫,废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目前,证监会救市的声音越大,股市跌得越厉害。这就是现实的佐证。

  第二,救市方法不对。券商和基金等机构都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只有市场繁荣,他们才能多挣钱。如果券商和基金等机构有能力改变市场低迷的状态,他们早就行动起来了,股市早就繁荣了,哪需要证监会号召?在经济下行、流动性枯竭的情况下,券商和基金也是受害者,也无能为力。他们本身就是池塘里的鱼,而不是水,更不是水源。

  水源是央行,因此,救市的责任在央行。

  那些美英留学归来、身居高位、掌握着中国金融话语权和行政权的高官和师爷们,从来闭口不谈以下事实:是美联储决定着美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决定着美国股市的长期上涨趋势;他们还避而不谈:为什么日本央行可以代表国家买入并持有日本股票市场60%以上的流通股?为什么中国央行没有持有1股中国股票市场的股票?从这个角度看,日本央行制度是不是比中国更像是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资本市场的每一次股灾,都成为这些满脑新自由主义思想的金融高管和金融师爷们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对英美资本开放的机会,其背后的逻辑仿佛是:只有美联储发行的美元纸币是钱,只有美元纸币可以为中国股市提供流动性,只有美元纸币可以在中国完成资本化和食利化。这种货币金融制度安排,事实上把中国金融市场变成美元资本的金融殖民地。

  当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量主要挂钩于外汇储备量,当人民币成为美元纸币的影子货币,当中国众多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纷纷被逼到境外上市而成为美元版图上的棋子,当资本市场的定价权掌握在美元资本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人民币资本手中、不是掌握在中国央行手中,当中国央行仍然被《人民银行法》绑架、可以对中国经济下行和资本市场低迷采取依法见死不救的态度,总之,一句话,只要币权脱离了“政权-军权-币权”一体化结构而不再服务于政权和军权的基础利益,而是服务于美元纸币的在华资本化和食利化,服务于推动中国经济金融的殖民化和非自主化,那么,中国就无法打造出独立自主的国内经济金融大循环系统,就无法避免外资大规模撤离背景下的债务危机、股市危机和经济危机。

查看余下4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