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满:从两件事看犹太资本对美国的控制及对中国的警示
第一件事,12月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马吉尔宣布辞职,成为美国因反犹争议辞职的第一位高校校长。仅过了几个小时,该校董事会主席博克也宣布辞职。
此前的12月5号,马吉尔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共同出席议会“高校反犹”听证会约五个小时的激烈质询“呼吁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是否违反了学校行为准则”时,三位校长均未能给出明确回答,由此而遭到美国白宫、两党议员以及犹太社区的猛烈抨击。随后71名共和党议员和3名民主党议员向三所大校董事会发出联名信,要求立即罢免三所大学的校长,称“在这个危机时刻,我们要求你们的董事会立即罢免这些校长,并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确保你们校园内的犹太和以色列学生、教师和教职员工的安全。”“大学校长对旨在解决大专院校日益增长的反犹主义趋势的问题的回应令人憎恶。”
CNN报道称,三位大学校长与国会议员交锋的片段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大批商界大佬、大学捐赠者和政界人士要求马吉尔下台。宾大校友、华尔街大亨史蒂文斯威胁,如果马吉尔不辞职,他将取消一份价值约1亿美元的巨额捐赠。
当然这一事件并没有因为马吉尔的辞职而结束,或许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共和党议员斯蒂芬尼克当晚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一个下台了,还有两个。这只是解决美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反犹主义的开始。”“这些大学可以预见到国会将对他们机构在反犹主义方面的失职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包括行政、教职员工、资金以及总体领导和治理。”其矛头直指哈佛大学校长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
《华盛顿邮报》采访宾大一位大三学生说,“我认为这开创了一个非常糟糕的先例,即捐赠者是学校的掌权者,而不是学者,甚至不是管理人员。”《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宾大分会9日批评大学捐赠者、游说团体和国会议员破坏宾大的治理和学术自由。
第二件事,12月8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否决了由联合国近百个会员国共同提出的呼吁巴以立即停火的决议草案,这项决议草案由阿联酋提出,在表决前得到了97个国家的支持和共提,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有13个投赞成票,英国投弃权票,只有美国投反对票,由于美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因此这一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生生被美国扼杀了。
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安理会未能阻止侵略是一种耻辱,也是继续实施杀戮、破坏和(让民众)流离失所的新许可证”。中国代表表示,“中方呼吁给巴勒斯坦人民留下活下去的希望,给中东人民留下和平的希望。”俄罗斯代表表示,“今天将会成为中东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美国阻碍呼吁巴以停火,美国在我们眼前发出了死亡的命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对美国的决定表示赞赏,并称战争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