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先生:普通人能做的,就是避开12月下旬第一个感染高峰!
疫情防控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国家真的很努力了!
万般滋味,有喜亦有忧。
喜得是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已经远低于武汉时的原始毒株,从那个入侵肺的病毒变成了主要感染上呼吸道。
忧得是奥密克戎传染得实在太快了,防不胜防、无孔不入,我们必须要直面第一波冲击了。
按照目前的传染速度估算,第一轮高峰预计在12月下旬左右到来。
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努力避开第一个感染高峰。
如果专家们分析的新冠病毒向着致病率和致死率越来越弱的方向变异是对的,我们晚一点感染总归没有坏处,因为那时的病毒相比较于现在,只会更弱才是。
我们能做什么呢?
戴口罩、勤洗手,两点一线少聚餐。
我曾经追踪过北京的流调,没有发现在地铁、公交上感染的,而感染者主要是在吃饭、同居时被传染的。
我思前想后,觉得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得通:口罩确实管用。
因为大家在北京坐地铁和公交,肯定都是戴口罩的;而吃饭的时候,都要摘下口罩。(PS:为此,我甚至还想过,能不能设计一种吃饭时张开嘴巴的口罩)
接下来要重点防护的,并不是上下班途中,而是上班的时候,在职场,务必要戴好口罩。
还有就是避免吃饭感染,在单位吃饭,尽可能避开人群,回家后尽可能在家做着吃,减少外卖和聚餐。
此外,就是随身带一小瓶喷雾式酒精,做好随时随地的消毒。
大环境如此,我们必须适应,也必须直面它:每个人把自己的防护工作做好了,其实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因为你没有感染,就可以正常上班,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奉献。
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只要小心谨慎就能做到的,就是努力避开第一个感染高峰,以健康的心态,等着病毒越变越弱。
我这几天一直在跟家里人讲:
1.病毒并不可怕,感染了也没什么,放平心态,熬几天就过去了;
2.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尽可能地做好防护,不要在第一轮就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