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警惕“顶尖断崖式”贫富分化造成经济循环断裂与社会和谐破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21-01-11)如果忽视私人财富“0.33%占有67.4%与92.77%占有7%的巨大反差”(2023年中金公司报告),如果忽视“千万级以上的富人占比0.07%,持有31.28%财富”(2022、2021年招商银行年报),如果忽视“5.5亿人月可支配收入低于1000元、9.64亿人月可支配收入低于2000元”(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课题组),如果忽视“全球十亿美金企业家总数3,381人,中国以1,133位蝉联第一,占全球总数的33.5%”(《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正式发布 全球十亿美金企业家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网易广东,2022-03-18),概言之,如果忽视社会由此形成“顶尖断崖式”贫富分化,则不仅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而且必然造成“经济循环断裂”的现实风险和“社会和谐破裂”的潜在风险。
一、“顶尖断崖式”贫富分化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顶尖断崖式”贫富分化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当“0.33%的极少数富豪占据了67.4%的财富,而92.7%的普通人仅占有7%的财富”情况出现,当“全球十亿美金企业家总数3,381人,中国以1,133位蝉联第一,占全球总数的33.5%,而9.64亿月可支配收入不到2000元”情况出现,那么不仅“5.5亿月可支配收入低收入不到1000元者”如何增加基本收入,而且“9.64亿月可支配收入不到2000者”如何能够进入中产阶层,中等收入群体如何扩大,也就是说,如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共同富裕就成了积重难解的社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丰富了,但发展极不平衡,贫富悬殊很大,社会不公平,两极分化了,能得人心吗?”(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03-18)改革开放40年,2017年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53倍,消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计算上涨33.5倍。同时,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国家统计局,2018年9月4日)。但是,多达9.64人月可支配收入低于2000元(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课题组),意味着10余亿人低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意味着“贫富悬殊很大,社会不公平”的情况确实已经非常突出地呈现着。“两极分化了,一定不得人心”,占有67.4%私人财富的0.33%仅460万富人群体,如果不能认识到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执意站在社会财富顶尖位置而形成“顶点断崖式”贫富分化,必然成为仅占7%私人财富的92.77%多达13.22亿人民共同愤慨的对象。同时,占有25.6%私人财富迈入中产阶层的9900万人中的有识之士,作为中华英才的重要组成,在百年未有变局的复杂国际国内背景下,必然成为为国分忧、为民担当、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根本实现的脊梁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