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保护伞
唐山打人事件,网友异口同声指责背后“保护伞”,并恨之入骨,把问题的根源指向这个保护伞。似乎,只要打掉背后的保护伞,就万事大吉了,显然是不够深刻,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最大的保护伞应该是私有化、资本化以至于外资化。这个保护伞不除,则社会治安不可能根本好转,只会继续恶化。还有人指望法治来保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也是缘木求鱼。
具体到中国来说,所谓私有化是指公有制生产组织比如全民所有制企业,还有以农村人民公社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群众集体所有制生产组织的瓦解,各类资本巧取豪夺,取而代之。人民群众共同的生产、建设、工作组织瓦解了,则作为群众主体的工人、农民、职员,就失去了共同利益,丧失了共同的目标,失去了保护、维护自己利益的基本组织,成了“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一盘散沙”。所以,相互之间无法团结,在相互帮助、想到体谅、相互支持上,大受各种思想上、组织上、利益上的限制干扰甚至抵触。相反,人人都要为自己生活,在资本控制之下,衣食住行药医老等基本生活保障完全产业化、资本化,生活不易;再加上资本主导的思想文化宣传上,大肆强调“成功学”“人上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反动思想的误导,人与人之间,其实是一种相互倾轧、你死我活的仇敌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眼前的利益”,“人情如纸张张江薄”,世态炎凉,前倨后恭,反复无常。
一切丑恶现象均起自私有化、资本化。
打人的现场,那么多男人都不敢出手相助,不敢见义勇为,其实是“一盘散沙”的具体表现。但不能认为中国人民缺乏正义感,此事件之所以能成为舆论焦点,和中国人民的广泛传播是分不开的。传播这种消息,就是见义勇为的一种表现。
有朋友大声疾呼法治公平。似乎,法治是为了社会公平或社会公正,错了。今天,法治是作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私有化、资本化经济基础上的,并为巩固这个经济基础服务的。法治旨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和阶级利益,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之一,并不是用来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说明白点,法治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维护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关系,主观上、客观上都不在于维护社会公平、平等和社会公正。向法治要公平、平等、公正,那是拜错了庙门,烧错了香。
对统治阶级内部,法治难道不能发挥维护公平、平等、公正的作用吗?不能,也不会。相反,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法治的目的和效果,非但不在于维扩什么公正、公平、平等,而在于维护其内部的不公平、不平等甚至不公正,这叫秩序!“刑不上大夫,礼不下遮人”,资本决定利益分配,法治只是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这个秩序,调节其内部关系,让各阶层、各集团、各种角色接受、拥护、承认、维护这个“三六九等”的秩序,奴才只管做奴才,主子只管做主子,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不可逾制。孔夫子的那一套礼法仁恕之类,讲的就是这一套,所以备受时人青睐。当有人要打破统治阶级内部的“三六九等”的秩序时,那就是“大逆不道”,就受到的惩处。在维护这个“三六九等”的秩序上,除法治之外,还有一套与之相配合的道德体系,“三纲五常”、感恩的心之类。平时,重点用道德维护这个秩序,非常时期、非常情况,则以法治以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