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伟:国际贸易本质理论研究


国际贸易本质理论研究

许光伟

(写作此文时:作者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95 级硕士研究生)

  【作者按】这是我的硕士论文(答辩稿)。原题名为“国际贸易本质理论:一个现实、综合研究框架的提出与初析——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选题是为关于贸易纯理论的批评、反思与工作走出,立足历史逻辑,在经济的表象系统和实践领域内批判性地发掘原理。国际贸易理论自从H-O-S理论以后,大踏步向模型术领域进军,满足于经济现象诠释;即便所谓“新贸易理论”,也不例外。“分工-交换”一般模式的国际形式解析与微观问题的细化以及各种贸易实践的招牌,丝毫没有给这种理论带来任何的新鲜血液。症结出在形式化工具的泛滥和对全球再生产原理的反动。数学不能提供任何有关原理的根据。探究贸易原理根据依旧需要在历史土壤中耙梳,并由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立场——如马克思《六册计划》对“制度关系对象”的制订——加以学术审视。这个原理,现在可以进行工作命名,称为“所有制形式-制度-贸易”原理(包括一般原理和特殊原理)。我的硕士论文对其探究是极其初步的,故此抛砖引玉,期待方家共襄此议。就要点而言,所有制形式-制度-贸易之原理在国内生产和流通领域是蛰伏着的,在国际贸易领域方才本质显露!可见,为了完整系统地梳理这个“特殊的生产一般”及其经济运动形式的逻辑,单单局限于一般原理的探究仍然不行,需要结合资本逻辑,深入挖掘全球化的特殊原理,尤其“当代特殊原理”。文质取胜,然则,纯量和纯结构的研究非常不足取。毋庸置疑,“洋八股”对其进行了不适当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文无成法、史无定法,对规律的探求必得循踪历史,以历史尺度实证,坚持内容决定形式的书写原则。走出庸俗视野,向历史进军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天地正向新时代的人们伸展它的新姿态,年轻的学子不应再裹足不前,让我们敞开怀抱,在热烈拥抱中阅读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46d299096428f1130374862c7a76894d.jpg

  第一部分前言

  (一)本文的主题研究价值

  1.理论方面

  本文是关于国际交易实践的本质论。正如康芒斯早已指出的:交易[1],即制度经济学(无论老制度经济学或新制度经济学)藉以研究的基本单位。在本文设定的现实而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里:笔者将着手研究并界定制度(制度变迁)与国际交易(贸易)实践的替代及相关关系。

  所谓本质论,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讲,笔者以为不能仅仅局限于国际交换一般规律的涵义来理解,而必须有一个更广泛的现实基础和向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延伸。所谓现实、综合:其一,指制度的基础现实、涵义总合的概念,这一点下面将有细述;其二,指国际贸易体系中传统意义对外贸易与现代意义国际经济合作的彼此融合和密不可分性。而所谓传统认为的要素流动与贸易规模互为消长的替代关系,在本文则被视作“内在”的关系,在大经贸活动的框架内二者根本上是互促、互适的。

查看余下9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