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写“福”字祝寿,杨老太太苦心珍藏12年

2021-02-23 2952 0
作者: 昆仑策研究院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1930年,11月14日。

  长沙浏阳门外一座荒芜杂乱的识字岭,传来了一阵枪声。

  那一天,年仅29岁的杨开慧牺牲在此。

  因为杨开慧,这座山岭开始被大家所熟知。

  杨开慧中弹后,因为疼痛,双手猛扣沙土,最终那些刽子手又补了一枪,彻底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

  毛泽东听到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更是悲情痛哭,他给杨家人写信,信中提到: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泣不成声。

  杨老太太是毛泽东、杨开慧这对佳人的见证者,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之后,杨老太太一直跟着他们一起生活。

  1914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恩师杨昌济的家中。

  杨昌济在日记中曾经这样描述这位学生:

  “昨日编儿童侦探完,一日未读书。

  毛生泽东言:

  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仅隔一山,而两地之语言各异。

  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务农,易于致富,富则往湘乡买田。风俗纯朴,烟赌甚稀。

  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

  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时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

  此后的毛泽东便和杨昌济渐渐熟络起来,毛泽东三番两次出入杨昌济家中,杨昌济夫人向振熙也开始对这个年轻人有了一丝的了解。

  杨夫人一直都是个明理良善的女人。

  1904年,杨昌济选择前往日本留学。

  离去的这一年,妻子向振熙34岁,儿子杨开智年仅6岁,女儿杨开慧年仅3岁。

  更悲情的是,他此番出国留学,整整去了九年。

  我们无法想象,在军阀横行的时代里,向振熙带着孩子如何度过了九年漫长的时光。

  但大抵能够猜得出来,向振熙一定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她在生活中也一定是个极具韧性的女子。

  1908年,杨昌济给妻子向振熙写信,在信中他嘱咐妻子一定要送女儿开慧入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已经读书三年的杨开慧不仅自己上学,年幼的她又劝说母亲进入学校读书。

  那一年,向振熙进入衡粹女校读实业班,杨开慧则就读小学班。

  1913年,学有所成的杨昌济从海外归来,顺利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执教。

  他们一家人也一并来到省城长沙居住。

  正是在这里,毛泽东认识了恩师杨昌济。

  1918年,杨昌济受蔡元培邀请举家北上,前往北京大学任教。

  他来到北京两个月后,毛泽东同样受他的邀请来到了北京。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