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人李成瑞自述

2018-06-17 5357 0
作者: 李成瑞 来源: 激流网2018

  激流按

  2017年2月11日14时23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矢志不渝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同志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95岁。李老1937年16岁时就参加革命,无论是战争年代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还是建国后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李成瑞同志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离休之后,当很多和他一样身居高位的老同志背叛了当初的革命理想、脱离了孕育了这个伟大的人民共和国的工农群众的时候,李老一直没有忘记当年的“初心”、停止革命的步伐,一直关心着当代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命运。本文系2015年12月20日李老与青年交流时留下的谈话记录。在这次谈话中,李老讲述了他一生的革命经历,表达了对局势的看法和对青年的殷切希望。谈话长达五个小时,当时李老已94岁高龄,且病痛在身,但始终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对青年的殷殷之情,可见一斑。激流网有幸获得这份谈话记录,不敢私藏,现刊发以飨读者。

  

  李成瑞探访上访村

  我写了个简单的提纲,(如果全部谈)恐怕要谈四五个小时,因此重点说两头:一头说抗日战争,一头说文革和改革,围绕毛泽东主义(这个线索)来说。我今年九十三岁,七七事变时十五岁,七十八年的时间可分为两段,前三十九年是毛主席领导的,1937年到1976年为前半段,从1976年逮捕四人帮算起,至今也是三十九年,(这一段)毛主席没有直接领导,是在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继续奋斗。现在我写不了多少东西了,七八十岁我还能写不少东西,这两年只能偶尔写很短的东西。后半段有曲折,应该说改革开放初期,我对于修正主义集团认识还不那么清楚,以后逐步才清楚起来,打倒四人帮时我也喊过口号。

  我7岁上小学,12岁上河北省正定师范,河北第八师范,正定古称常山,常山赵子龙。为什么上师范?国民党年代按西方的办法,师范是官费,一个月有四块大洋的伙食补贴,实际上吃三块五,还能剩五毛钱。正定有两个中学,一个叫第七中学,一个叫第八师范,当时人说有钱的考七中,没钱的考八师,我在农民中算比较富裕的,农民连小学都上不起,百分之八十的文盲。我们那个村,360户,小学生最多时70人,实际只有20%的小孩能上学,土改时我家定为富农,但是这个富农也是紧紧巴巴的,本来学校要补贴饭费,但开学时国民党突然变了,财政困难,说前三年不补贴了,我们改为附属初中班,后三年才补饭费。我记得那时家里有时借不到钱,交不了饭费,食堂就公布哪些人没有交饭费,要赶快交,也没说不交不让吃饭,但意思是不交钱不行。我很苦恼,画了一幅漫画,画的是没有交饭费的那些人张着大嘴,贴在那里。那时没有所谓大字报,但也有地方贴。我的漫画得到穷学生们的一致称赞,说画得好,画得好!我画得技巧不能说好,但我将感情表达出来了。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