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战地记者孙田原:“我活着,就不让底片遗失”
满头银发,气质从容,谈吐优雅。这是孙田原给记者的第一印象。70年过去了,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提起抗美援朝仍记忆犹新,他能清楚地记得当年作为《东北画报》记者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采访时,用相机拍摄的每一张照片。
91岁的孙田原和爱人一同住在辽宁营口望儿山下的一家养老院里。采访当天,是老人的生日,孙田原的爱人正在厨房里为他准备长寿面。
采访过程中,孙田原不时用电脑给记者展示他的摄影作品和视频短片。“这些照片在我眼里,每一张都是宝贝。但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珍贵影像,每一张底片上都记录着我们‘最可爱的人’。”
一封家书随时带身上
1948年,孙田原报名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随后进入《东北画报》做记者。在入职前的培训班上,孙田原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摄影业得到很大发展,不少摄影工作者深入战场,提出了“只要人活着,就不让底片遗失”的口号——战争中有的摄影工作人员牺牲前,还不忘把照相机和所拍摄的底片托人交给组织。
“那一刻,我为自己能够从事新闻摄影而自豪。‘只要人活着,就不让底片遗失’也成了我的人生信条。”孙田原说。
1950年10月,一大群风华正茂的中国青年,毅然背上行囊,离开祖国,开赴朝鲜战场。时任《东北画报》记者的孙田原就是其中一员。那一年,他21岁。
“我们是拿着相机、摄影机打仗,很危险……”孙田原回忆说,“当时在我们心里,就是一门心思地作战,几乎没有人会认真去想,如果真的牺牲了该怎么办!甚至会把一封家书随时带在身上,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牺牲了,这封家书就成了遗书。”
孙田原赴朝采访时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相机是我最好的武器”
在朝鲜战场上近三年的时间里,孙田原拍下上千张照片,用镜头真实记录了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身姿和感人瞬间。
“一台相机,一支钢笔,一个小本子,一把手枪,是我在战场上的全部装备。”孙田原说,“相机是我最好的武器,我用它记录下在朝鲜战场上发生的一切,我用它观察历史、记录历史。”
一张70年前孙田原拍摄的名为《被击落的敌机》的老照片,将老人的思绪拉回了炮火连天的战场。
1950年,初到朝鲜战场的孙田原作为随军记者跟随第40军进行采访。开始上战场时,孙田原什么也不懂。后来知道,跟突击连能拍到东西。枪林弹雨中,连长说:“跟着我跑!我跑你就跑,我趴你就趴!”
为了减少伤亡,月夜作战,是志愿军战士们的最佳选择。
提到朝鲜的月夜,让孙田原终生难忘的不仅是零下40摄氏度难以抵御的冷,还有那在照明弹转瞬即逝的光亮中,艰难爬出低地抓取画面的拍摄,一切都犹在眼前。
当时的相机感光时间长,对光线的需求更高,没有光,就什么也拍不到。孙田原说:“没有光,我们就趁着月色拍摄,皎洁一点的月色都可以。如果要拍摄冲锋之中的部队,那么我们就要奔跑在冲锋队伍更前面一些。很多时候,战火太猛,硝烟把月亮都遮住了,我们
孙田原在养老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赵洪南 摄)
一口炒面一把雪的笑容
孙田原从电脑桌面的文档里打开一张名为《一口炒面一把雪》的照片,照片上左边的战士手捧着一碗雪正冲着镜头笑。
孙田原说,当时军粮供应不上,战士们只能靠仅有的“一口炒面一把雪”充饥解渴。这是当时战士们最真实的写照。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战士们仍然情绪乐观,坚持阻击强敌。
就匍匐在低处,等待双方交火时那一瞬间炮弹爆炸或者火力交锋的时候所迸发出来的一点点亮光,进行瞬间的拍摄。”
孙田原把稿件送回国之后,《东北画报》连续发表了三期他拍摄的战地照片,这幅《一口炒面一口雪》就在其中。这张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志愿军战士们就着雪吃炒面的场景,后来被很多报刊配发转载。
孙田原拍摄的时候,战士们虽然在吃雪,但是脸上仍都洋溢着笑容。“我拍的照片中有战士没看镜头的,也有战士看镜头的。发表的时候我选用了看镜头那张,编辑部也认为看镜头的那张照片好。”
“新闻照片就是抓拍那一瞬间。相机就如同我的眼睛,帮我记录我在朝鲜战场上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想。”孙田原说。
【人物简介】
孙田原,1929年生于山东掖县。194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之后转向有关和平建设的采编工作。1950年10月初,作为《东北画报》记者,参加第38、39、40军与朝鲜人民军战绩摄影报道,1953年随志愿军回国。三年间两次入朝工作,为抗美援朝宣传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societies/info_4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