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记:青春的方阵

2022-04-05 1156 2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4月4日电题:青春的方阵——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记

  新华社记者牛纪伟、孙仁斌、于也童

  和风送暖,万里春晖,又是清明时。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松柏苍翠,鸟语啁啾。墓园中,123座战斗英雄的墓碑默默矗立;地宫里,825具志愿军烈士遗骸英灵长眠;英名墙上,19万余位烈士的名字不动如山,这一切,如列队整肃的方阵。

  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一个个名字耳熟能详;21岁、28岁、26岁……一个个青春的生命令人感慨万千。

  2021年10月25日,志愿军烈士家属代表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英烈。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4月2日发布公告,今年清明节陵园暂停开放,改为代祭和线上祭扫。本轮疫情发生前,我们寻访和感受春天里,人们以各种形式向英雄致敬的点滴。

  70多年前,硝烟和战火,把英雄定格在青春的时代;

  70多年后,鲜花与礼敬,让我们记取这青春的方阵!

  致敬,青春的方阵

  “三爸,我来看您了……”不久前,黄继光烈士的侄子黄拥军从四川中江辗转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他扫墓。

  在23.5米高的志愿军烈士纪念碑前,黄拥军鞠了三个躬。灰白色的碑体上,董必武题写的“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太阳下泛着光辉。碑顶,铜铸的中朝两国国旗下,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手握钢枪傲然挺立。

  青春的方阵里有123位战斗英雄。“三爸,您牺牲70年了,但我们一直想念您。”黄拥军手捧家乡的白酒敬献到黄继光烈士的墓碑前。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起身后,他仔细地擦拭着墓碑,像抚摸亲人的面庞。“三爸牺牲的时候才21岁,还没有成家……”

  2020年9月28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陵园里安葬的123位战斗英雄,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青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主任肖淑芬说,陵园始建于1951年4月,烈士们的遗体大多是1951年5月至1955年年底从朝鲜战场上运送到沈阳的。

  每座墓碑下,都埋着一个英雄的故事。

  青春的方阵里有825位“晚归人”。清明节前,在陵园纪念广场上,47岁的福建人吴玉成在供桌上摆上一包家乡的青橄榄。“伯父,爸爸年纪大了,走不动,我替他来看您,这是老家的青橄榄,您尝尝……”

  吴玉成的伯父吴雄奎在朝鲜战场牺牲时才19岁。2020年,他的遗骸从韩国迎回,经有关部门组织DNA信息比对,2021年和弟弟吴奎俤、侄子吴玉成认亲成功。他生前唯一的2寸黑白照片上,吴雄奎瘦小的身躯穿着宽大的军装,脸庞稚嫩。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0条回复
毛泽东时代万岁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