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国际围剿?——读《毛泽东面对美国》
“独立自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是毛主席能在中美关系中
始终掌握主动的关键。
在国际舆论敲诈、围剿中国的今天,
读此书正当其时。”
作者|从跃
谁也没有想到,为各国抗击疫情赢得宝贵时间的中国,今天反而遭受国际社会的甩锅、围剿。
打开电视、网络、朋友圈,不是特朗普称病毒是“中国病毒”,就是欧洲、日本律师喊着要赔偿;不是提议罚没中国海外财产、要调查武汉病毒所,就是外媒诋毁中国政治。
中国的外患正在兴起,中国人有此隐忧;对国外的舆论围剿,中国人感到愤怒。
不仅如此,武汉的那位诺贝尔文学奖潜在得主,刚给美国人、德国人送去了“中国要为疫情负责”的证明材料——圆圆日记。里应外合,天衣无缝。
中国如何打破国际社会日趋严重的围剿、污蔑,如何才能掌握主动?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阅读了书架上尘封几年的《毛泽东面对美国》一书。
01
独立自主
内因决定论是毛主席的基本哲学。
建国前,和蒋介石及党内一些人遇事总寄希望于国际社会、寄希望于友党友军不同,毛主席主要着眼于依靠自我的力量;靠着独立自主的方针,共产党的军队从红军长征结束时的4.5万人,一边抗日一边发展队伍,最终成为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几百万雄师。
如果按王明们“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路子,万事要靠蒋介石点头,结果绝对不会是看到的样子。
建国后,尽管50年代制定了一边倒方针获得了苏联的不少援助,但毛主席始终把着力点主要放在自身身上上,这才为60年代敢于提出既反美、又反苏的外交路线提供了力量基础。
没有粮食、钢材、原子弹,自己生产!苏联背信弃义、美国围剿封锁,这些难不到中国人,反而激发了我们的团结和自主性。换做别人领导,面对困难早吓趴求饶了。
当前,在反对国际社会污蔑中国的舆论斗争中,我们当然可以利用别国媒体、官员、研究机构中利于中国的声音,但归根到底要靠自己去伸张正义。
国际舆论上要自己去发声,病毒来源要自己的科学家去研究,经济要减少对外依存度,粮食尤其要100%自给自足。一切政策的制定、主动权的获取,务必放在自己这一端。
02
敢于斗争
“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这是毛主席的一句名言。
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是毛主席敢于斗争最好的体现。
早在内战初期,国民党兵力是共产党的3.3倍,武器精良。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1946年的延安空气是压抑的。然而,毛主席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却说出了那句世人皆知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