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亲历当年往事,自传披露大量历史细节!

2022-03-11 4664 0
作者: 重读老旧书 来源: 重读老旧书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师哲回忆录》,可能很多读者朋友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其实我也差不多,就只是脑海中对他有个朦朦胧胧的印象,大概是出现在某部记不起名的电视剧里吧!

  但是一打开书本,翻到序言这一页呢,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大名鼎鼎的老将----王震,他在临终前发出“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五十年!”的遗言让很多人都知道了他,也让更多人重新去回顾当年的往事。

  他是这样回忆师哲的:

  我与师哲同志相交较久。他自1938年8月起在莫斯科担任任弼时同志的秘书,1940年从苏联回国后,我通过任弼时与他相识。

  师哲性格直率,思想开朗而深邃。我们一见面就情投意合,从相识到相知,相处甚笃。他现已87岁高龄,5年前患有脑血栓,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在耄耋之年潜心写作,并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们帮助整理下,撰写了自己的回忆录。

  这本回忆录重点刻画了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引人入胜,并系统地介绍了师哲所经历的中苏往来关系的发展变化,其内容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所以生动、具体、可信;加之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帮助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使其内容更加翔实、准确、可靠。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当会补充和丰富有关的史书;不仅会受到国内各界读者的重视和喜爱,也会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

  王震是一员戎马倥偬的武将,而师哲则是担任秘书一类的文职,两人能有如此深的交集,也可算是一段佳话了!所以这本回忆录是有相当的历史意义的。

  在这本书里,首先我们可以看见一个青年走向革命道路过程中都有哪些经过,他是这样自述的:

  “1925年,我进入20岁的弱冠之年。这一年正值大革命爆发,我国进入大变革的年代,也是我一生之中关键的一年。我选择了生活的方向,决定了今后一生的道路。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特别是青少年,更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和生活环境,特别是青少年,更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和生活环境的制约,而作为孤立的个体是无法影响、改造社会的。但是,这不等于青少年不能在纷乱的世界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相比起他传,革命老同志的自传更加地吸引人,我们仿佛能直接是跟他本人对话。他的思考与抉择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的,所以读起这本书来很有味道。

  在书中,我们还能看到他生命中的一个“贵人”----杨杰。

  “他向我们介绍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新社会的情况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意义。他特别指出,所谓军人不干政的说法是荒谬的,是骗人的愚民政策。他说:试问哪部分军队不是为争夺政权、护卫政权而服务呢?!督办讲的不干政,是不要你们参与他们的政治活动和斗争,要你们离开政治,只做他们的工具。我认为,你们在可能的条件下还是要学习、研究政治理论,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学习革命经验。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你们,更主要的是为了我国的将来。你们到苏联学习,更要在学好军事的同时,学好政治。”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