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培君:炮兵大院的团拜会

2024-02-13 3031 0
作者: 卢培君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春节就要到了。想起多年前春节团拜的活动很有回味。

  入伍前,每年的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一帮小辈成群结队跟在家族长辈后面走出家门,踩着发出喳喳声的鞭炮碎屑,走街串巷,给尊长、亲朋拜年,跪地磕头,道颂吉语。那时家家都很穷,因此也就没有“红包”一说,但大家都喜气洋洋。

  入伍后,在炮兵学院练习团第一次体验了“团拜”。在一排排雄伟火炮的炮场旁,全团数千人整齐列队,围成四方形的阵容。团首长站在一个高桌上,无话筒,无讲稿,发表慷慨激昂的新年贺词,给全团指战员拜年。接着,在值班员“立正”“敬礼”统一口令下,全团几千双大头鞋咔咔立正,各方队列齐唰唰举起右手向对面队列互行军礼,场面很震撼。对一个新兵来说,这种形式庄重、气氛热烈的拜年,真有一种破天荒的新鲜感,马上迸发出一股部队如家的暖流在瑟瑟寒风中涌动。

  后来,我调军委炮兵机关文化部工作,又体验到一种另味的年会。文化部全体同志,每人带一个自己认为有特点的菜来进行聚餐。记得朝鲜族画家曹奎一搬来一坛自家淹制的朝鲜泡茶,国画家张道兴拿来一盘其夫人烹制的南方口味烧排骨,体育教练戴正邦的土豆肉丁沙拉特受大家欢迎,还有的带鱼,有的带虾,很丰盛。当时还没有上饭店下馆子的说法,这种比现在AA制还朴实的聚餐,可谓一举多得,大家边吃边聊,真像一家人。那时我还单身,无美食可带,就只有带嘴的资格了。

  团拜,是毛主席在延安时倡导的,为了杜绝下属向领导送礼拜年影响工作,就把同志们召集到礼堂集体拜年,人手清茶一杯,既简单又经济。后来又有了秧歌、腰鼓、霸王鞭等助兴,军民同乐,其乐融融。

  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机关每年的大年初一,都在大操场组织全院居民参加的“团拜会”。

  在此前几天,机关领导都要分配我一项任务——为团拜活动绘制一幅色彩斑斓的巨幅宣传画。我多采用当年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的吉祥物邮票为蓝本,有黄永玉的“猴票”,韩美林的“猪票”,还有徐悲鸿的“奔马”等。活动当天,宣传画被摆放在大操场显眼位置,便吸引了大院男女老少的关注,纷纷在画前拍照留念。

  原军委炮兵首长,司政后领导,各部处领导和参谋干事,原总参炮兵部历任领导,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从四面八方纷纷来到大操场,操着各种口音,大家见面拱手作揖,互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吉祥安康!

  德高望重的炮兵副司令员、百岁老将军陈锐霆,百岁老将军廖鼎琳院长,近百岁的炮兵副司令员、首任炮兵部长文击将军,每年必到,与大家同乐,共祝新年。

查看余下5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