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岁老红军忆峥嵘岁月:抗战中主动请缨摧毁日军碉堡
埋名躬耕40年,105岁川籍老红军忆峥嵘岁月:
抗战中主动请缨摧毁日军碉堡 帽子曾被子弹打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谢颖 巴中市平昌县摄影报道
2021年12月8日,“大雪”节气刚过,天气愈加寒冷,巴中市平昌县新华街社区居民杜丽霞家里却是暖意融融。老红军杜国榜坐在客厅沙发上,喝了几口老伴何星秀递过来的热开水后,打开了话匣子,向来访的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回忆起他的世纪人生。
“上了岁数,记不大清楚啰。”断断续续的讲述中,老人的思绪回到了战争年代过雪山草地、抗击日寇和解放天津的烽烟里。
这天上午10点,杜国榜老人起身出门,前往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参观。他右手扶着栏杆,女儿杜丽霞搀住其左臂,老伴何星秀关上灯、锁了门。走过9道楼梯转角共81级台阶,下到一段狭窄平直的甬道。两位老人稍事歇息,迎面而来的居民纷纷驻足,向年龄总和205岁的两位老人问好,再走过55级较为陡峭的台阶,老人终于来到了车水马龙的大街上。
少小离家,戎马倥偬17载,负伤返乡躬耕垄亩40年。2021年12月底,杜国榜老人迈上了自己的“第105级”人生阶梯。而年逾百岁老红军的传奇故事及对后辈的影响,如同穿城而过的巴河水,永不止息。
翻雪山过草地
农家娃锻造成为钢铁战士
1917年,杜国榜出生于巴中市平昌县江口镇七里村。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攻克平昌县境内的得胜山,继而向元山、驷马等地发动进攻,部队经过平昌县江口场时,人马喧嚣。时年16岁的杜国榜“喜欢闹热,啥都不懂,就跟在他们后面”。
走出好久,部队发现后面有“尾巴”,一名士兵向上级报告:“后面跟了个小娃儿。”询问来意后,部队同意杜国榜加入队伍。就这样,农家娃杜国榜被编入了儿童团,背上小马刀,扛着红缨枪,除训练、学习和组织粮食外,还要照顾红军伤员。卫生队有一位叫杜梅的护士,因为同姓,又比他大五岁,杜国榜便亲切地称她为姐姐,并给杜梅做起了助手,给伤员倒水拿药、打扫卫生。几个月下来,在“姐弟俩”的悉心照料下,伤员们的伤情逐渐好转康复。
仪南战役后,杜国榜跟随部队渡过嘉陵江西进,翻越风雪交加的川西高原。战士们每人发一个红辣椒,冷的时候就嚼一口,每人身上都拴着树藤,大家连在一起一步一步往前挪动。雪粒打在脸上生疼,看不到路的雪地上危机四伏。由于杜国榜身子瘦小,首长特别叮嘱“要把小杜照顾好”,于是由一名来自福建的栾姓战士背着杜国榜一步一步走出险境。途中,他们亲眼目睹了部分战士掉进雪坑,再也没能爬出来。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