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从反对毛泽东到拥护毛泽东
张闻天在《从福建事变到遵义会议》中说:“遵义会议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这是一。第二,遵义会议改变了领导,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第三,遵义会议克服了‘左’倾机会主义,首先在革命战争的领导上。第四,教条宗派开始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分裂。”遵义会议增补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分工为周恩来军事指挥的帮助者。会后不久,选举张闻天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可是,张闻天为什么如此评价遵义会议呢?这到底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真相呢?
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入瑞金
1931年9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由秦邦宪(博古)、张闻天(洛甫)、康生、陈云、卢福坦、李竹声组成,博古负总责。就在中央机关在上海栖栖遑遑,东躲西藏的时候,全国已形成中央、湘鄂西、鄂豫皖、琼崖、赣东北、湘鄂赣、湘赣、右江等革命根据地。无情的事实已经证明,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才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不二法门。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在朱德、毛泽东领导下,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的三次军事“围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至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由于毛泽东的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主张,与苏俄城市中心的主张相悖异,因此,他在宁都会议上被解除了红军中的领导职务。新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朱德为总司令、周恩来取代毛泽东为总政治委员。毛泽东被派往后方,担任苏维埃政府负责人。
张闻天
博古来到苏区后不久,就为难起毛泽东。当时,在中央苏区反“罗明路线”的斗争,被提上了头等重要的大事。张闻天在《斗争》发表《罗明路线在江西》,指出:“罗明路线不但在福建的杭永岩,而且在江西”要求“把这一反对纯防御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深入到群众中去”。其实,反“罗明路线”实际目的是打击支持毛泽东的干部,消除他的政治影响。
1933年9月,一个叫奥托·布劳恩的德国人来到瑞金。在党的会议上,博古正式介绍他的身份是共产国际军事代表,中国名字叫李德。这个人到瑞金不久,就对毛泽东印象不佳,认为毛泽东只知道“中国历史上哲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格言”,而“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是很肤浅的”。他进中央苏区时,恰逢蒋介石调集重兵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博古不懂军事,李德也就轻松顺利地取得了军事指挥权。他完全不从根据地和红军的实际出发,摒弃长期以来红军战则必胜的游击战争的战术,盲目地以硬碰硬,短促出击,推行单纯的军事防御路线,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岌岌可危。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