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坤:国家宪法日怀念毛泽东
国家宪法日怀念毛泽东
——瞻仰“五四宪法”草案起草旧址有感
12月4日,在迎来第9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人们不会忘记毛泽东为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所付出的心血。
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座落着闻名遐迩的西湖国宾馆。这里原来有个旧名叫刘庄,是由晩清进士刘学询所建。千年西湖,百年刘庄,故有“西湖第一名园”之称。紧挨湖畔的一号楼,风景独特,站在岸边,西湖全景一览无遗。毛泽东生前来杭州,多次在刘庄一号楼居住。1953年12月底至1954年3月14日,他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期间,就居住在这里。
西湖之北,有座宝石山,岩石呈赭红色,在日光映照下,流霞缤纷,熠熠闪光,似翡翠玛瑙一般。建于北宋初年的宝俶塔伫立于宝石山东边之巅。宝石山下的北山路84号大院30号楼,是毛泽东主持起草宪法的办公地点。
一座城市与一部大法,就这样结下了不解之缘,给西湖增添了神秘色彩。
从西湖国宾馆出西门,沿杨公堤前行至北山路84号院,现为西湖山庄。按路标提示右拐,顺着山坡而上,见一小院。赭红色石块砌筑的围墙,铁门敝开,门前有棵粗大的香樟树。门口石柱上的铜牌刻有“毛泽东起草宪法处”。
进入院内,一栋“A”字形屋顶的楼房,被绿树环抱,这就是鲜为人知的30号楼,即“五四宪法”起草旧址,现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楼前长方形石碑,镌刻着鲜红的国旗和“宪法宣誓”誓言,庄严肃穆。
为弄明白毛泽东当年起草宪法的路径,我从西湖国宾馆到北山路西湖山庄宪法起草旧址来过多次。最近这次,正值金秋十月,山庄桂花盛开,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香气。每次来这里,我都怀着虔诚的心情,感怀毛泽东的崇高与伟大。
进入主楼中央大厅,首先看到一尊毛泽东汉白玉雕像。端座在沙发上的毛泽东,目光注视着右手握的书卷,左手搭在沙发扶手上。沙发旁的茶几,摆放着茶杯和烟灰缸。
楼的西向是平房,外间是宽大的会议室和会客室,墙上挂有马、恩、列、斯的画像。
在宪法起草期间,毛泽东和宪法小组成员,经常在此开会、讨论宪法草案的具体内容。毛泽东在会客室会见过时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伊·费·捷沃西安和驻华大使尤金等重要客人。从走道前行,右侧一间是毛泽东身边的秘书、卫士、保健医生的值班室。配有红机子电话、保险柜、发报机。
值班室斜对面,便是毛泽东办公室,俨然是个图书馆,环周摆放的立柜和宽大的长条形桌子,摆满了书籍,大多是世界各国的宪法和马恩列斯的著作,以及古线装书籍。甚至连卫生间矮凳上也摆着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