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玛瑞安娜的眼睛
又看到了玛瑞安娜,急匆匆地在路边走着,满头白发,与一个普通中国妇女没有什么区别。她应该退休了吧,不知道为什么还在中国?没有过去和她打招呼,也不知道一直在中国的她,眼睛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上一次见到她,已经是多少年前了。在咖啡厅里,她热情地和我握手打着招呼,亲自去吧台上端一壶茶过来,然后坐在我的对面。瑪瑞安娜的心情似乎很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遇见了我,满面春风,说话像一只鸟,叽叽咋咋,不停地抛出各种问题。说实话,弄得我有点闹心。
“闲情逸致啊,怎么想起回来喝茶?”
“几个朋友约在这儿了,中午我们要一块儿吃饭。”
“哎,多年没见了,你看看,我是不是变了?变美了,还是变丑了?”不等我说话,她自己就回答了:“我应该是变美了!你快说说,是不是?”像一个任性的小女人。这让我感到意外,也有些不适应,以前她不是这个样子。
我不愿意扫她的兴,就笑着说道:“中国人天生的有东方美。你是中国人的血统,不认识你的中国人看你是顺眼的。你的老板是不是这样看你,我就不知道了。西方人的意识里,中国的女人都是眯缝眼,而你有一对儿大眼睛。”
“我的眼睛大吗?”玛瑞安娜欣喜地问我,似乎想再听我说一遍。“大。但是中国人可不是单纯以眼睛大为美,中国人更在意比例美,匀称美,五官凑在一起还要反映出特有的个人气质。”
“噢,知道,知道。”
“知道就不简单了。中国人还讲究,人美不在皮,在骨,和你说这些可能还有点儿深。”我慢条斯理地笑着说道。
……
玛瑞安娜是“必使”国人,在合资大饭店里担任人事部总监,是米国人找来的。当时二十六七岁,一米六的个头,短发,微胖,话不多。那时我是饭店的中方副经理。
她天生的两只眼睛不一般大,看人的时候,总像是在瞄准,显得有些恶毒。做了美容手术效果也不理想,似乎是在同时瞄准两个地方。于是就在化妆上下工夫,把一只眼睛画得轻一点儿,另一只眼睛画得重一点儿。站在灯光明亮的地方,就把脸侧向别人,以此来掩饰。她以为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可在不明就里的外人看来,总像是昨天被人打了个乌眼青,好歹伤情轻了些,就赶紧出来混了。但在她不顾一切地看着谁时,仍然有瞄准的嫌疑。
在必使国,因为这个,总是受到别人的嘲笑,当她是残次品,也进入不了高雅一点儿的圈子,甚至连体面些的工作也找不到。她很有些抑郁,因此抓住机会就来中国了。这是我从她表哥那里知道的。她表哥叫赛文,也在这个饭店做厨师,赛文的妹妹是米国老板在必使国的夫人。依仗着这一层关系, 玛瑞安娜趾高气扬,到处插手,拼命为米国人卖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