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莫言诺奖作品中的几个故事

2022-10-06 4479 0
作者: 张必发 来源: 红歌会网

  莫言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又说自己的想象力是不错的,“为什么不错呢?因为我的想象力是饿出来的”。他还说:“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听了莫言的这段自白,就知道莫言是个故事大王。但由于一时发狂,说他在编故事 (他说的讲故事其实就是虚构小说中的故事)时“三胆”包天,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他所讲故事的可信度了。于是他马上又做了辩解,说:“我觉得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又说:“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不但对社会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

  莫言认为自己爱讲真话,“所以我的小说发表以后,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当然我不会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所以他发誓,“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看来,莫言为了在小说中讲真话,几乎连性命也愿意豁出去。

  现在,我们就从莫言在国内获大奖,在国际上获诺奖的几部“史诗”般的作品中,看他讲了哪些既“真实”又“精彩”的故事。

  一、师生参观苦难展览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吧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莫言饿出来的这个故事,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这是无稽之谈。首先,老师会这样脑残吗?绝对不会!就算这位老师“脑残”,他要学生哭,自己就得先哭,先泪流满面。“只因未到伤心处,男儿有泪不轻弹” ,一个苦难展览根本不可能触动老师的泪腺,让他伤心流泪。这正如一个悲剧演员在未进入角色前是不会流泪的一样,泪哭是人的情感达到巅峰时的自然流露。尤其是捌玖岁的小学生,情感尚处在朦胧状态,不是他们所经历的亲人苦难,他们更不会伤心流泪。我相信那时的小莫言脸上也绝对不会有泪水。可是他偏说“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不经意间暴露了莫言从小就具有阴暗的心里),甚至我敢断言,凭你莫言的德行,就是亲自目睹了药八刀杀死张妙的苦难场景,也绝不会伤心落泪而哭起来的。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