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树程 李小凡:论中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

2024-10-23 570 0
作者: 陆树程 李小凡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摘要】中国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生相养。中医蕴含的“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异法方宜,善于变通”“预防为主,适度进补”等理念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哲理;“形神合一”“天人合一”“人社合一”等观念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价值理念;以“仁”为核心的精神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道德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充分激活和发挥中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功能,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积极价值。

  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毛泽东强调:“对中医问题,不只是给几个人看好病的问题,而是文化遗产问题。”中医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学技术,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实践中传承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好中医的承载功能,才能铸牢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

  一、中医何以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就是“一体同心”。“一体”,即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同心”,即两者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同源同流,皆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生产生活实践,而且在实践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生相养。在此意义上,中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互促,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具有内生性和必然性。

  第一,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体同心,共同彰显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文化即“‘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所沉淀的文明成果。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于语言文字、科学技术、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俗等方面。其中,中医作为“至今仍然屹立于现代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在长期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逐渐建立和完善的。中医不断融合中华传统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文化内涵,在诊疗实践中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并逐步积累和发现新药物与方剂,形成独特的中医文化。中医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智慧和技巧,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和健康的价值理念与理想追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历史性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之一,中医文化本质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体同心,共同展现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民族文化精神。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