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为办医保连夜排队 哈尔滨13名责任人被问责
群众办理医保难 哈尔滨市医保局局长、市医保中心主任、道里区副区长被问责
走了形的“放管服”
12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六起问责典型案例。其中,第一起案例就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天悦,市医保中心主任杨林,道里区委常委、副区长周长河等人因推进“放管服”改革不力、放管结合不到位,造成群众办理医保难等问题被问责。
8月18日5点前,冒雨前来道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理医保业务并排队等候的群众达到了60人。
这场问责起因于今年8月一名哈尔滨市民在当地“我向书记省长说句话”网友建言平台上的留言——
“自己想要办医保业务,可是哈尔滨市道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医保业务每天就发60个号,办业务的人特别多,大家都连夜去排队,早上四五点钟基本上60人就排满了,百姓办事太难了,更可气的是有中介代办,不排号、不是本人,花钱就能办,这太不合理了,难道就没人管吗?”
9月10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通报,哈尔滨市纪委监委迅速行动,深挖彻查,严肃追究了13名责任人的责任。
在各地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改革的背景下,是什么使“放管服”政策在这里遭遇了梗阻?
1 落实“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不力,75项非涉密医保业务中仍有21项未实现网上办理
“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从2015年5月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首次提出“放管服”改革的概念开始,这场改革已走过五个年头。
2016年起,哈尔滨市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着手推进医保网上办理。该市人民政府网站显示,2020年3月26日,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召开2020年度医疗保障系统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对医疗保障业务、定点医药机构、参保群众全流程的贯通监管和服务”。前一年的工作会议明确,当年年底前实现网上可办理服务事项达96.7%、网上可查询服务事项100%的目标。
然而,调查显示,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医保中心负责的83项业务模块中,除8项因涉密等原因不能网上办理外,8月媒体曝光时仍有21项未实现网上办理。其中,异地转移人员个人欠款核销等11项业务,推行缓慢,至9月2日才实现网上办理;个人退收及个人退保等10项业务,因技术落后、升级迟缓,尚无法网上办理。
“‘放管服’改革不是放弃政府责任,而是要求政府明确其职责定位,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医保中心在推进改革中,既未履行监管责任,造成监管缺失、指导缺位,又未优化服务,造成业务办理效率低下。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