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迪朗打了谁的脸——评《虚拟资本》(之三)


图片

  拙文上一集(《卷空气是一种宿命》),讨论了金融资本的历史使命。在这一集,我将讨论被金融化“化”出来的两个问题:其一,劳动价值论要不要修正?其二,经济学是不是中性的?

  一、从劳动价值论到交换价值论

  先讨论第一个问题:劳动价值论要不要修正?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论点,是“劳动决定价值”。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交换决定价值”的说法忽如一夜春风来,突然间就风靡天下。据我考证,“交换决定价值”这个说法,与茅于轼提出的“交换创造价值”的高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交换创造价值”的含义是:价值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交换创造的。

  至于“交换创造价值”是不是茅于轼最先发明出来的,或他最先提出来的,我就不知道了。

  大概进入90年代以后,经济学界的某些绅士公开跳出来宣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属于商品经济不发达时代的理论,勉强能解释物物交换;可是对现代市场经济却没有任何解释力。

  有一个很经典的段子,说两个博士吃了狗屎以后,有点怀疑人生。于是请教经济学教授,得到的教诲是:“你们俩各自吃了一堆狗屎,就为社会创造出可观的GDP。这就有力地证明,价值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交换创造的!”(参《赵磊:掉进坑里还手舞足蹈,至于吗?》,载昆仑策研究院2022年9月29日)

  这个段子虽然有点重口味儿,但确实是经济学界某些人的真实写照。

  随着金融化的发展,“交换创造价值”就像打了鸡血嗑了药。于是在学界和业界,有人忙不迭地拿虚拟经济说事,以为从此可以彻底埋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虚拟资本卷出来的天量价格,则成为高校课堂上某些教师用来讥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常见案例。

  二、又要修正劳动价值论?

  虚拟资本卷出来的天量价格,也是迪朗的《虚拟资本》特别关注的问题。

  在谈到金融衍生品的价格时,迪朗说:“衍生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你可以用购买1桶石油所需的金额,对25桶石油的价格走势进行风险投资。与购买实际资产相比,这就降低了价格变动的成本,从而使投机成本大大降低。”

  迪朗拿衍生品价格举例,究竟想说明什么?

  迪朗要回答的问题是:既然风险投资带来的收益并没有增加实际资产本身的价值,那么从实际资产中衍生出的虚拟资本为何会有如此高的价格呢?

  迪朗给出的答案是:虚拟资本卷出了天量价格(石油的未来价格),其原因并不是虚拟资本自己创造出了新的价值,而是在于风险投资降低了价格变动的成本,从而增大了实际资产的未来价格。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