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宿舍里的留守儿童
2024年1月19日23时,河南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英才学校一宿舍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3名小学生遇难。他们均为该校三年级男生,年龄均在九、十岁左右。
记者|陈银霞
起火
2024年1月20日凌晨4点多,正在上夜班的孙阳发现,一向冷清的家长群里突然弹出一条消息,“孩子怎么这个时间莫名其妙就送回来了,也没有提前通知?”孙阳在上海打工,他的儿子在距离他近一千公里的老家河南南阳方城县下面的村子读书,今年二年级,从一年级开始寄宿。
孙阳纳闷又着急,他给家里打去电话,父母告诉他,孩子已经到家,但回来时只穿着薄薄一件睡衣,脚上穿着拖鞋,书包和东西都没带。零下几度的天气,校车司机直接把孩子放在村路上,孩子一个人走回了家里,没有老师陪同。孩子告诉孙阳,他半夜睡觉,被宿舍老师叫起来,说“起火了”,让赶紧跑。
火灾现场
出事的学校是砚山铺英才学校,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是一所民办学校。起火的是宿舍楼,共四层,二层是女生宿舍,三层为男生宿舍,一层有捌玖个房间。起火点在三楼东侧的一个男生宿舍。孙阳的儿子住在西侧,他告诉家人,自己半夜被老师叫醒,在往楼下跑时,过道里弥漫着浓浓的黑烟,三年级宿舍的火“大得跟汽油烧着喷出来一样”。他看到宿舍门口有一个类似于电箱的东西被烧了。学校附近一店主告诉本刊记者,他夜里听到警车、救护车接连不断的响声,但因为家里和学校靠近公路,他以为只是经过。
火灾造成13人遇难。
范清的孩子也在其中,接电话时,他情绪低落,“脑子很乱”。他告诉本刊,遇难的宿舍住的全是三年级学生,都在一个班,学校上十天休四天,事发时未到放假周,有大约30个学生在宿舍。一半学生逃了出来,出事以后,他看到有家长在班级群里说,“孩子头发都被烧焦了”,“老师让孩子穿上衣服赶紧跑”。但他却一直没有等来自己孩子的消息。
范清想知道着火时发生了什么。他曾去找同宿舍孩子家长了解情况,对方也不愿意说。他试图联系一位姓贾的老师,也住在这个宿舍,负责管理学生。在范清的印象里,贾老师一直很负责,她每天都会在群里发孩子喝水、跑操、开空调等照片,跟家长报备。但贾老师的电话打不通。范清只得一遍遍回忆宿舍的布局。他说宿舍有四十平左右,房间像教室一样大。床是上下铺,靠墙一张紧挨着一张摆一圈,有的是铁床,有的是木床。有的床上没住人,摆着杂物。范清的儿子住在对门靠墙上铺,整个宿舍只在中间留下一点过道,供学生出入。
范清说,宿舍是有窗户的,但学校考虑到学生从窗户往外出入不安全,外面装了防护网。宿舍有前后两扇门,但一扇门被床挡住,只有一扇门通往走廊。一位幸存者在接受《财新》采访时提到,着火时,“一阵风把门关上了,后来踹开了门”。目前,确切的起火原因尚在调查中。
住宿的孩子
家在砚山铺村的张飞有两个孩子,是一对双胞胎。在这场火灾中,张飞失去了自己的小儿子张鑫航。张鑫航的舅爷李兴国告诉本刊,两个孩子今年9岁,虽然是双胞胎,但长相、性格却完全相反,老大长得木木的,但其实很调皮,来他家玩经常是摸摸这、动动那,或者吓唬下别人,成绩不好,因而留级读二年级。老二张鑫航长着一双好看的双眼皮,方形脸,非常机灵。他学习很好,每年都会拿奖状回家。每次见到他,张鑫航都会笑着跟舅爷打招呼,“跟人很亲近”。
在上学前,张鑫航兄弟一直是由爷爷奶奶带着,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讲到这个家庭,李兴国言语中透着难过。他说张飞夫妇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起初两人同在江苏一家服装厂工作。一开始赚了些钱,还买了车。但工作两三年,张飞媳妇的肾病严重了,不得不回家吃药、休养。张飞也转去上海做快递分拣,一个月只有三四千块钱。2015年两个孩子出生,因为早产,两兄弟在保温箱里住了一个多月,花了两三万。面对家里拮据的情况,孩子出生几个月后,母亲也出去务工了。
李兴国告诉记者,夫妻俩打工的钱只能顾着张飞媳妇的治病,两个孩子的开销,完全靠爷爷奶奶。老两口的收入全部来自土地。张飞家有六七亩地,李兴国家也借给他三亩地种,他们又以一亩地200块钱的租金租了十亩地,总共种了20亩地,有的种玉米,有的种花生。为了补贴家里,一有空闲,李兴国的姐姐就去打零工。她去大棚里给人分拣烟叶,“热得抓脸,还不能扇风扇,12小时60块钱,中午还不管饭。”“姐姐、姐夫每天都在为孩子发愁。”李兴国说,两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小病不断,发烧感冒非常频繁,一个孩子生病,另外一个肯定跟着生病。姐夫五十多岁,但满头白发,看起来像七十多岁。
砚山铺英才学校有幼儿班,张鑫航兄弟从幼儿园就在砚山铺英才学校念书。他们是这个学期开始住宿的。住宿的原因,一是孩子长大了,需要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多,张飞想给父母减轻点负担。另外,学校也要求住宿。张飞的一名亲属说,学校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车费等费用加起来,一个孩子一学期需要2600块钱,俩孩子一年就是一万多。一位家长告诉本刊,虽然30个孩子住在一个宿舍,父母也觉得人多,但他们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孩子爷爷奶奶不会骑电动车,公立校远,也没有办法每天接送。”
本刊记者统计,遇难的13个孩子,家基本都在距离砚山铺英才学校几公里的周边村镇。其中,砚山铺村有1名孩子遇难,他家距离学校只有几百米路程;曹屯村有1人,家距离学校3公里;盆窑村1人,距离2公里;保安镇6人,距离3公里。李兴国告诉本刊,这几年,很多年轻人都去县城买房,孩子也跟着在县城读书,“能走的都走了,在村里读书的基本家里条件都差一些。”到现在,张飞一家还住在十几年前盖的四间平房里,下雨时会渗水。他们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辆电动车、一台种地拖拉机、一辆三轮车。
从兴盛到衰落的民办校
砚山铺英才学校位于砚山铺新社区东南角,G234国道和S526省道夹角处,临着方城县独树镇、杨楼镇、保安镇等多个乡镇。公开资料显示,砚山铺英才学校建成于2012年,分为小学部和幼儿部。
砚山铺村的村民告诉记者,学校建成时,“崭新的三四层红楼”,是周边村子最显眼的建筑。南阳日报2013年报道称,该校“占地35亩,两幢高标准教学楼设置42间教室,防震式框架结构学生公寓中的男女生浴室、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钢架结构的学生餐厅可供1000余人同时就餐,校园内有高标准开阔操场、环形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
学校的校长叫李继忠。李继忠今年50多岁,也是独树镇下面村里的人,其一小学同学告诉本刊,李继忠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班里少数考上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当地一家公办学校教书,之后开始开办私立学校。2000年以后,李继忠最先是开办了独树镇英才学校(总校),就在镇上。
独树镇英才学校校门口
王向前是当地一名民办学校教师,2009-2010年曾在独树镇英才学校(总校)教书。他告诉记者,李继忠是看准了国家鼓励民办学校发展的政策。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鼓励民办教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曾告诉本刊,尤其是2006年我国开始在农村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后,河南的民办教育更是飞速发展。“义务教育的免费增加了政府的支出,河南是人口大省,此时,民办教育就成了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补充力量。”截至2006年底,河南省共有民办学校4937所,占学校总数的11.38%,在校生达到174.8万人。
王向前2009年进入独树镇英才学校(总校)教书时,正是学校的发展上升期。当时,学校已经有幼儿园和小学部,一个班级60余人,仅小学部有800多名学生。王向前告诉记者,学生都来自周边农村,家最远的在距离学校几十公里的山区里。王向前说那时很多家长选择私立校的原因很简单,村办公立校并校,如果去离家远的公办校,接送很麻烦。当时,整个独山镇有多所民办学校,仅知名度高的就有五所。
王向前告诉本刊,当时,与镇上其他私立学校相比,独树镇英才学校算是条件好的,比如部分宿舍内有卫生间,晚上学生上厕所方便,有些学校学生要使用尿盆。而且,宿舍虽然人多,每个宿舍晚上都有老师看管,在晚自习后,老师会统一带孩子洗脚,照管学生睡觉,叫学生起床、洗漱、喝开水、跑操等。王向前记得,校长当时也住在校内,天天都要巡视宿舍,看学生是否在休息,被子是否盖好。
王向前说,李继忠很舍得投入,他将教师工资与成绩挂钩,当其他民办学校基本工资开到600元时,独树镇英才学校的基本工资达到900元/月,“优秀率、及格率、过差率”超过合格线,超出越多工资越高。在当时,独树镇英才学校在全镇民办学校成绩排名时总是第一名,还获得“河南省百强民办学校”的称号。2010年,学校的学生数量已经1000余人,学生宿舍都不够住,校长不得不在校外租房子给学生,每天都有两车学生被送往校外居住。两年后,李继忠在独树镇砚山铺新社区旁边一块地皮,盖起分校,也就是出事的砚山铺英才学校。王向前告诉记者,分校与总校管理方略相似。
但从五六年前开始,独树镇的民办学校经营变得不乐观了。王向前说,这既有政策上对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的限制,也有不少学生开始到县城念书的因素。王向前说,当时镇上五家知名度高的民办学校,现在只剩下英才学校,英才学校隔壁的双鑫学校于去年倒闭,王向前工作的双星学校也在今年倒闭。李继忠开办的英才学校,情况也不不乐观。一位村民说,学校老师流动很大,每学期都会走五六个老师,然后再来五六个。2022年发布的方城县民办学校(幼儿园)年检结果登记表显示,砚山铺村英才学校和独树镇英才学校年检均不合格,需要整改,具体整改内容没有公开。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兴国、范清、孙阳、王向前为化名,实习生魏昭阳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