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骚乱,给中国提了一个大醒|到底谁有资格做主?

2023-07-05 3153 1
作者: 孙田月、魏南枝 来源: 文化纵横公众号

  【导读】近期,法国大骚乱持续蔓延,已波及欧洲邻国。这次骚乱发展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远超预料。人们认为,引发骚乱的“警察射杀少年”事件只是导火索,其背后是法国以及欧洲所面临的内外部结构性矛盾。那么,法国社会的矛盾与欧洲面临的挑战具有何种内在的相关性?其中的战略困局到底面临何种博弈?

  近年来,马克龙基于法国及欧洲困局提出一系列应对战略,本文重点剖析其倡导“欧洲战略自主”的历史过程、现实动力和内在张力。作者指出,法国长期作为欧洲战略自主的倡导者,早在戴高乐时期,就寻求成为一个有能力在两个冷战集团之间发挥平衡作用的大国。冷战以来世界局势和欧洲内部的复杂变化,以及2022年乌克兰危机的全面爆发,使欧洲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在多重压力下,欧洲危机意识陡增,战略自主更加迫切。然而,战略自主受制于两股相互矛盾力量的博弈,一方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欧洲本土派,另一方是跨大西洋联盟所形成的跨大西洋派。再加上主动向美国靠拢的一些中东欧“新欧洲”国家的反对,以及同为“老欧洲”的法国和德国对欧洲战略自主的立场和诉求不尽一致,战略自主在欧洲内部分歧明显。事实上,欧洲战略自主特别是防务自主能不能变成现实,外在因素主要在美国。美国作为跨大西洋联盟中的核心力量,从不希望看到一个团结自主的欧洲,而是要求欧洲成为其附庸。

  作者认为,对于欧洲来说,实现战略自主不仅需要整合内部分歧,改变对美国的“附庸地位”,弥补其硬实力短板;还需要改变其与南方国家的关系模式,调整其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关系模式,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我们沿着本文的分析进一步思考,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没有内部团结和真正自主能力的情况下,一个区域或国家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可能沦为附庸,战略自主更是无从谈起。这是法国乃至欧洲困局留给我们的重要提醒。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2023年第3期,原题为《拒绝沦为美国附庸?——艰难的欧洲战略自主之路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供诸君参考。

  拒绝沦为美国附庸?——艰难的欧洲战略自主之路

  “将欧洲的命运掌握在欧洲自己手中”“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努力实现战略自主”……结束访华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密集发声,得到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等欧洲政要的呼应,却招致美国、波兰等国的质疑和批评:这是法国人的梦想,难以成为欧洲的共识,更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随着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化,全球的动荡与变革日益严峻、复杂,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作为世界力量中的重要一支,欧洲是否以及能否实现战略自主,对全球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马克龙及其支持者的努力,不仅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关于战略自主的大讨论,为欧洲与美国的关系增添变数,而且引发了世界多国、多个地区的高度关注。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是该清理各地黑鬼的时候了!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