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茂:关于恩格斯对杜林“经济公社”的若干批判摘录
列宁曾经说过:“《反杜林论》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藉。”这是因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 对杜林的假社会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并且在这种批判中划清了真假马克思主义和真假社会主义的原则界线。其中对杜林经济公社的批判,对于指导我们分析今天的市场决定一切的现实问题仍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这里摘录一些恩格斯的论断,供大家学习参考。
为了反对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杜林把他的社会主义说成是建立在“普遍的公平原则”基础上的,由许多“经济公社”组成的联邦,即他认为的理想的“共同社会”。这经“经济公社”按资本主义的方式进行生产,按“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用货币在公社之间和公社与成员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允许个人积累和继承财富。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这些经济公社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行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在价值规律的调节下,从事着商品生产、流通和货币交换。所以,公社之间、公社与它的社员之间以及每个成员之间也都是市场竞争关系。
恩格斯说:“杜林的社会主义是依照资本主义的模式想象出来的,是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资本主义。如果杜林的社会主义真能实现,那末它将在金触寡头的控制下,为他们的钱袋勇敢地竭尽全力地工作。”
1、对杜林经济学的批判,恩格斯指出:
“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杜林的经济学归结为这样一个命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很好,可以继续存在,但是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很坏,一定得消失。现在我们看出,杜林先生的“共同社会”不过是这一命题在幻想中的实现。事实表明:杜林先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就其本身来说)几乎根本没有提出任何指责,他要保持旧的分工的一切基本方面,所以对他的经济公社内部的生产,也差不多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的确,生产是同确凿事实打交道的一个领域,所以在这个领域内,“合理的幻想”只能给自己的自由心灵以极小的飞翔空间,因为出丑的危险太大了。分配就不同了,据杜林先生的意见,分配是和生产根本没有联系的,在他看来,分配不是由生产来决定,而是由纯粹的意志行为来决定的——分配是他的“社会炼金术”的注定的场地。”
(《反杜林论》单行本,第294页,下同)
2、由于杜林先生认为他的经济公社在生产领域中要继续实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以恩格斯指出:
“由此可见,在经过变更的社会制度中,价值的决定原则和尺度以及产品借以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决定原则和尺度,不但没有丧失,而且第一次恰如其分地得到了。”(单行本,第295页)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