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论中国共产党学习史——兼论党的学风淬炼和作用(一)


1.jpg

  【提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的发展壮大历史,也是党随着实践变化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培育淬炼学风武装自己的历史。研究党的百年辉煌,就必须研究党对学习的永不懈怠、永不停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作为自己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之历程。本课题以党百年奋斗史为背景,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矢志不渝推进党的学习教育为主线,着力梳理党从学习中诞生到坚定改造自己的学习,努力克服本本主义等学习的大敌,培育带动作风转变的良好学风,实现学习与时俱进提升和不断增强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目标本领的学习飞跃,厘清其孜孜以求善于学习的发展历程、阶段特点,探求党的学习基本经验,创新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以期助推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创造第二个百年的辉煌。

  党的学习史,是党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思想武装的历程,是党与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跨进伟大新时代百年奋斗紧密结合,不断进行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将理论结合实践的百年学习辉煌史。不断学习新理论、发展新理论、坚持理论武装铸就的百年政治奇观,研究党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的高瞻远瞩,党靠学习立党、靠学习执政的本质,研究党在新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伟大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学习的显著特征和基本经验,从中汲取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题分四部分,此为第一部分。

  学习立身篇

  党的学习创立发展与改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1949年毛主席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时提出的一个著名判断,它以形象化的说法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学习十月革命,走俄国人的路,孕育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且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它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开启了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党重视学习,更创新学习,改造学习,坚持学习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坚决同一切道貌岸然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作斗争,使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提高了全党同志的理论水平、文化素质和对敌斗争本领,创造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个奇迹,迎来了新中国诞生的辉煌。

  一、党的学习创立与奠基

  党的诞生,源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党的先驱者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苦苦探索之时,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道路,并在学习中觉悟,学习中提高,确立而且大力传播共产主义信仰,点燃了中国大地的希望之火,于是有了当时不起眼的中国共产党,举起了领导人民闹革命的旗帜,而且不断学习不断武装自己,逐渐成为让反动派害怕,被人民称作照到哪里哪里亮。

2.jpg

  1、党在学习中诞生成长。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深深打下了学习的烙印。一是党在学习中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极其不平凡的,既诞生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风雨漂摇之中,更诞生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当时经过鸦片战争的中国,已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都因没有坚强的领导和先进理论的指引相继失败。此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唤醒了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陷于苦恼和迷惘的志士仁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率先引进、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中的觉悟,学习中的提高,促使他们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大地上首次举起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更像催化剂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形成了群众性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的思想运动,率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将中国革命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于1921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可见,党就诞生在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传播之中,从诞生那天起就深深打下学习的烙印。二是以学习提升党员队伍。国民大革命时期党就有了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潜意识,这个时期,党通过创办各种刊物,组织各种学习会、研究会,创办党校、团校、干校、工人运动讲习所、农民运动讲习所诸类学校,开设专题课程等多种渠道,引导党员、帮助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使党员群众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党的纲领教育,在推动大革命发展的同时,党已经有了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潜在意识,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3.jpg

  2、党矢志不渝推进党员学习。建党初期,尽管党在理论上吸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拥有社会革命先进的精神武器,但不得不承认党员队伍理论素质不高,组织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党的战斗力。为此,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员的学习,注重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工人阶级的头脑。党的“一大”要求各地区、各行业大力开办工人夜校、补习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唤醒工人们的觉悟。“一大”还专门提出了宣传学习的任务,要求全党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更多的人学习接受社会主义,投入到革命运动中来。毛泽东、李达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根据列宁关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难以形成社会民主主义意识等教导,分别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平民女校等干部教育学校,采取必要的灌输方式强化工人阶级的学习,以提高工人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最有影响力的是毛泽东任所长的农民运动讲习所,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先后办了六届,培育了来自全国17个省的800名农民运动干部,毛泽东同志亲自担任“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的教学,并作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专题报告。周恩来、董必武、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彭湃和郭沫若等人也都在农讲所讲过课或向学员作过报告。农运干部们在此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重大的社会活动,他们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农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党为了加强学习,还在上海成立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批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印发了一批指导实际斗争的小册子。党正是通过学习、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扩大了党的队伍,提高了战斗力量,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二、党的学习遭遇三次教条主义

  党一诞生就高度重视自己党员的学习,党也在不断学习善于学习中成长壮大,领导中国革命出现了改天换地的大走势。但不能回避的是,党的在学习历程中遭遇了三次本本主义,留下了盲动主义、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三次刻骨铭心的“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死扣马列词句、盲目跟共产国际苏联的教条主义,给党和革命造成的巨大伤害。

  1、教条主义对党的学习和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教条主义,也叫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特点是从抽象的概念、定义出发,把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当作僵死的教条,理论脱离实际,拒绝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不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把它当作僵死的教条,不分时间、地点和条件到处生搬硬套,反对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主席《论联合政府》指出“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实践,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这两种机会主义的思想,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上的教条主义,表面看是学习态度和方法问题,而实际上却将教条转化为党的决策,给党的事业引来灭顶之灾。其主要表现有五:一是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把中间派和民族资产阶级视为更危险的敌人;二是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照搬苏联经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盲目鼓动城市工人罢工和武装起义,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三是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四是在反“围剿”的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方针;五是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方针。教条主义看是党内问题,可所造成的危害往往超过凶恶的敌人。比如丧失联合反蒋抗日的中间阶级的有利时机和形势,没有配合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发动的抗日反蒋福建事变,致使蒋介石平息事变完成了对中央根据地的四面包围;再比如面对蒋介石50万大军的“围剿”,却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继在进攻受挫后采取消极防御方针,造成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还比如教条主义统治致使革命力量损失惨重,白区党的力量几乎丧失100%,红区革命力量丧失90%。正如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的:犯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们披着“马列主义理论”的外衣,仗着六届四中全会所造成的政治声势和组织声势,使第三次“左”倾路线在党内统治四年之久,使它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整,在全党影响最深,因而其危害也最大。但是犯这个路线错误的同志,在很长时期内,却在所谓“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等武断词句下,竭力吹嘘同事实相反的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之“正确性”及其所谓“不朽的成绩”,完全歪曲了党的历史。

4.jpg

  2、党的学习教条主义产生原因。党内早期出现严重的教条主义,犯下严重的“左”倾错误,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原因是,全党在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不能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个别语句当作教条,当作吓唬人、打压正确路线的工具,使学习走向邪路甚至反面,给党和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教训是极其惨痛而深刻的(今天还在肆虐的学习西方经验的教条主义,片面夸大市场、股份的作用,不遗余力打压公有制和国企,竭尽全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教训也是深刻的)。纵观教条主义产生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出它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唯书”和“唯上”,两个方面彼此依存、“互为助力”,以前对教条主义的“唯书”一面剖析研究颇多,而对教条主义“唯上”特征的研究就显得不够。陈云曾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风范。因为教条主义的“唯上”特征,隐藏着几千年封建专制传统文化的奴性意识和墨守成规,深受“洋教条”束缚,不敢独立思考,不敢对权威提出不同看法,一味听命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这也是强调反对迷信、盲从和要有“批评的精神”的根本原因。现在提出创造性落实中央大政方针,让党的政策落地生根,也是强调结合实际,唯有独立自主的探索思考,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增强“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三、党改造学习的光辉丰碑

  (一)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改造学习,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

  传统的学习,是以吸收知识为主的被动学习,是缺少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创新思维的被动吸收,尤其是脱离实际囫囵吞枣很容易滑向教条主义邪路。毛泽东改造学习的伟大,就在于把学习与党的政治、理论修养和党的奋斗目标以及党员如何成为全民族表率紧密联系起来,让全党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了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必须学习,终身学习,每一个党员都要成为自我学习增强本领的主体,着力把党办成一个大学校。

  1、党员教育形成了思想建党理论。党一诞生,就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紧张地投入到实现人民解放的伟大革命战争中,但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的实际,高瞻远瞩地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在1929年就深切地感到:“惟党员理论知识太低,须赶急进行教育。”1930年又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口号。重视党员学习、加强党员教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建设学习型政党,毛泽东居功至伟。他在研究探索党在长期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如何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积极探求党的建设规律的过程中,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党员,创造性地建立了思想建党理论,提出了“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思想,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方向,揭示了党的思想建设和党内生活的主要任务及其规律。以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树立“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为标志,进一步形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原则的基本思想,把党员的学习教育推向了新阶段。

  2、“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开辟了全党学习的新纪元。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毛泽东更加深刻感受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队伍里存在着“本领恐慌”,“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这领导工作、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便是我们学习运动的直接原因”。为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的知识水平和党的领导能力,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决定加强学习,开展一个学习运动。他专门从学习运动是必要的、是可能的、是会有成绩的、学习应该学到底四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开展学习运动,以及如何才能搞好学习,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还郑重宣告“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宣称党的学习运动是“无期大学”。毛泽东认为,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这领导工作、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便是我们学习运动的直接原因。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做到真学习呢?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用这两个法子来对付它,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同时,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必须“长期地学下去,把学习的一切困难都克服下去”“不要半途而废”。全党同志也要“互相帮助学习,互相做先生,互相做学生,做同学”,要求全党“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至此真正拉开了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序幕。随后,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党中央加强了对学习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学习组织、学习制度,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并开办了大批学校,使之成为推进干部教育和学习、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率先垂范,极大地推动了全党学习活动的开展。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明确提出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习“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从而将全党的学习运动与延安整风运动结合起来。在这场学习运动中,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卓有成效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创造了整风运动这一党内教育方式,在全党进行了普遍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全面整顿了党的学风、作风和文风,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党的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所以取得了抗战胜利的辉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统一最大的理论成果,也是“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的最大收获,这是中国共产党学习史上最耀眼夺目的篇章。

5.jpg

  3、善于学习提升了我党学习的品位。我们党不仅重视学习,还善于学习。一是注重学习的内容。毛泽东认为,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谆谆告诫全党:“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其次,要学习业务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其它知识和本领。他指出:“共产党员还要虚心学习文化,学习业务,学习政治,学习理论。……任何残酷的战争环境与繁重的工作,不应该放松你们的学习,你们应该在艰苦的长期的战争中学出超人的本领来。”二是注重学习方法。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作僵死的教条。此外,要善于向实践和人民群众学习。针对有的同志认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有的认为看不懂,不愿意学习的情况,毛泽东指出:“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用这两个法子来对付它,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三是拓展学习路径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毛主席曾经提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所以党的学习与战争环境紧紧结合,不仅重视学习克敌制胜的游击战十六字诀,而且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特别注意学习搞经济,学习思想政治工作,很多奔着复仇愿望参加革命的战士,就是通过党的学习教育成为献身革命的自觉战士;那些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官士兵,也是通过党的政策学习感召,脱胎换骨成为人民战士;即使是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日本侵略者,也有不少人在党的学习教育感化下成为光荣的反战义士,大大提升了党的学习品质,使学习成为党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路径和重大举措。

  (二)开展各种主题的学习教育。

  1、战争中学习战争。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把红军和赤卫队的作战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诀是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它对红军游击战争起了有效的指导作用所以当时红军战士都认真学习,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写道:“我们的战争是从一九二七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是失败了,秋收起义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的红军,也打了几个败仗,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第二年四月,南昌起义失败后保存的部队,经过湘南也转到了井冈山。然而从一九二八年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页。)这个“根本没有经验”,指的是他本人和当时的党内大多数人。秋收起义的军事指挥是卢德铭、余洒度等人。起义的组织相当混乱,刚刚发动就失败了。毛泽东带领剩余部队于1927年10月27日上了井冈山。1928年1月4日,他率领部队攻占了敌人守备薄弱的遂川县城,2月17日打下宁冈县东北部的新城。当时党内大多数人刚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上井冈山是他们军事生涯的开始。毛泽东具有高度的分析概括能力,极善于把经验条理化,形成言简意赅、振聋发聩的见解。他还特别擅长宣传鼓动,后来不但经常宣讲“十六字诀”,还写成脍炙人口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使“十六字诀”更加鼓舞士气,更加深入人心。正是毛泽东的概括、宣传、运用和推广,使之成为红军主要的作战方针。抗日战争时期民兵游击组织遍布敌后,毛泽东“十六字诀”山地游击战战法大显神通。在党的领导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指引下,在主力部队的指导和帮助下,各根据地的广大民兵和自卫队,活跃在敌后广阔的战场上,依托高山密林、江河湖泊、平原地道和青纱帐,到处摆开了杀敌的战场。原始的大刀、梭标、斧头,自然界的水、火、石头,都变成了他们杀敌的武器。他们以惊人的胆略和无穷的智慧,在人民战争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活泼的活剧,创造了像麻雀啄食一样,东一枪、西一枪,忽聚忽散,忽来忽去,一会跳到这里,一会跳到那里,出敌不意,扭住敌人的麻雀战,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制造铁、木、石、瓷雷等地雷,发明拉火雷、踏火雷、电火雷、定时雷、连环雷、绊雷、跳雷、飞雷等几十种埋雷方法,威震敌胆的地雷战,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鬼子气得干瞪眼、抗日军民哈哈笑的地道战,使敌人交通和通信联络陷於瘫痪的破袭战,以及窑洞战、联防战、捕捉战、水上游击战、拔点战、攻心战、坚壁清野等神奇巧妙的战法,把日本侵略者打得丧魂落魄,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真正展现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累累硕果,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jpg

  2、新形势新任务推出学习新目标。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对党的理论现状有一个基本判断:从整体上理论是成熟的,但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并不是很高,还没有很好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还不能很好地应用其中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到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因此提出克服这个缺陷的两条途径,一条是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条是使广大党员干部掌握理论学习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效率。虽然当时处于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但是党深刻认识到越是在革命的紧要关头,越要加强党的理论武装,越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武装。不仅强调对马列主义理论学习重要性的再认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而且针对反对教条主义后各地党校没有提倡认真读书的现状,明确提出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和政策策略。1949年3月毛主席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读联共党史、列宁主义概论等12本书,周恩来专门做了“学习毛泽东”的报告,引导党员干部学习毛泽东思想观点和作风,从而把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时期,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教育,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有了系统的阐述,对学习的内容有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新的解读,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3、开展以三查整军运动为标志的特殊学习。解放军的战略进攻,要求在解放区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土地制度改革,1947年解放区各级领导机关派出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形成土改热潮,可一些地区却发生侵犯中农和民族工商业者利益、对地主乱打乱杀等“左”的偏向。中央发现后采取坚决措施加以纠正,明确规定了土改工作的总路线总政策,而且各解放区普遍开展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内容的整党运动,学习毛泽东思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执行党的土改政策水平。这时期学习影响最大最广泛深入的是,开展新式整军运动的特殊学习,其基本方法是依靠群众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充分发动群众,进行官兵同诉和军民同诉,启发觉悟,自觉进行三查,用发扬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克服思想上、作风上的错误倾向和不良现象。这种生动活泼、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战士的阶级觉悟、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激发了革命斗志,纯洁了内部,密切了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同时,也推动了部队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的发展和群众练兵运动的开展,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巩固扩大和作战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结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学习,奠定了党的学习根基,创造了党的学习优良传统作风,竖起了四座历史丰碑。一是学习孕育了党,没有学习就没有党,就没有党的成长;二是学习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三是党重视学习,改造学习,使革命战争让全党变成了大学校,提高了全党同志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四是学习使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从而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的奠基石。

  参考文章:

  1、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沿革,共产党员网;

  2、要推动建设学习大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2018年10月23日,来源贵州日报;

  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中国教育网2019年03月11日,来源人民网;

  4、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21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