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刺激消费的钱去哪了?


  请大家关注2023年的两个数据:

  一是前几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超23%;

  二是前几个月青年人失业率约为20%。

  第一个数据表明,GDP虽是正增长,但增长质量很低,这种增长实质上源于货币超宽松获得的注水,不代表生产率提高,甚至不代表生产量增长,金融大系统的内循环起了关键作用。

  第二个数据表明,长期就业环境在恶化,青年人就业率反映的是长期环境的冷暖,中国整体失业率是5%左右,青年失业率竟高达两成,说明中老年人占据着相当多灵活就业岗位,或者说很多行业因为对长期目标不看好,更愿意雇佣中老壮年熟练劳动力,不愿意为培养青年人付出成本。

  刺激消费的理想设计可以认为是落空了。

  专家开始动员全国吃烧烤、全国吃夜宵和全国大流动,因为通缩声音不绝于耳。

  “著名经济学家”开始高呼刺激房地产消费,说是要想办法从需求端入手让房地产消费活起来。喊了多年的“供给侧改革”看来已承认失效,终于想起了“需求端”三个字。

  然而,需求端是说刺激就能刺激的吗?

  人均住房占有面积已经达到或超过多数发达国家的中国,房地产旺盛消费期还能再现吗?能被刺激的刚需群还有多大?要说刚需,00后青年是新的刚需群体,而这个群体的年轻人,父母辈几人不拥有一两套房?若两辈同地,显然不缺房。若两辈异地,则可能出现一边释放房源,另一边购入房产,中和后的绝对刚需已经远不如从前,不断逝去的那一辈又在不断释放二手房源。

  特别有意思的是,一方面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一方面又不惜一切代价暗中鼓励居民购入多套房产,实质上还是希望房地产进入新一轮炒作周期。从现实看,国人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幻想房地产暴利,炒客很难再集结大军团,每个地方顶多只有短期的小股部队作战,打几枪就熄火。房地产,已经炒不动了。

  天天喊刺激消费,到底要刺激什么消费?到底要刺激谁消费?

  消费,大体不外乎三类:

  一是大宗商品消费,包括固定资产购置,包括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

  二是日常生活消费,范围最广,既有家庭内部消费,又有旅游、娱乐等广域消费。

  三是长期投资消费,比如教育消费,比如技能培训消费,比如美容整容消费等。

  中国人均GDP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但居民收入极差较大,故底层消费者占比就较大,除固定资产消费刺激比较困难之外,若政策得当,其余消费都存在可刺激的空间,关键问题在于政策要刺激谁。

  中国该如何对刺激消费群进行科学细分?

  习惯上,我会把中国消费者划分成以下几个群体: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