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共和国75周年,志愿军青春万岁

2024-09-30 955 0
作者: 司马南 来源: 红歌会网

  《志愿军》第2部首映礼,昨天晚上匆匆赶去参加。我意识到自己的幸运,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这部伟大的作品。

  比第1部好得太多,泪水与掌声交织,现场反应十分热烈。主创人员最后跟大家见面,90多岁的志愿军奶奶白发苍苍,动情地讲述她跟哥哥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些往事,他哥哥最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没能回来……

  许多志愿军的后代也参加了首映礼,蔡长元将军的儿子蔡小心坐在我前排靠右一点儿的地方泪眼婆娑。我曾经和他一块儿去过朝鲜,凭吊志愿军烈士。

  每个观众都得到了一个粗麻制作的写着志愿军三个字的小背包,里边有一个手帕,一朵小花,还有一块糖,每个纪念品都与片中的故事相关联。

  陈凯歌导演四中同学,1952年出生的一位老哥说,陈凯歌为什么要拍志愿军三部曲?一言以蔽之,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很怕这些人被遗忘了……

  陈凯歌的儿子在片中饰演一位患有战争失忆的副连长,他的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称赞。

  赠票位置极好,但是座位早已经被坐满了,晚来几分钟,只好跟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挤坐在台阶上。

  回记者要求,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观看这个片子的感想:志愿军青春万岁,陈凯歌宝刀不老。

  也不是没有小的瑕疵:一家三口在朝鲜战场上的戏贯穿在整个影片中,前2/3非常好,后1/3略显多些。军工专家在志愿军第1部当中戏份很好,这次军工专家上了前线,故事本是很饱满的,角度也独特,如果不刻意突出知识分子的傻劲儿就更真实了。

  这部电影文戏和武戏搭配得当,跟过去那些战争片上来就一通瞎打,直接用声光电效果拨弄观众的神经不同,每个主要角色都是那么鲜活立体,那一块糖最后放在妹妹嘴里的时候,哥哥在牺牲前舔食那块糖纸的时候,英语广播员唱起张老三的时候,战场上不时吹响熄灯号的时候(哪个部队打光了,哪个部队吹熄灯号),还有在战场上没有出现的母亲的死,特别是志愿军战士喊着自己家乡的名字,慨然赴死的时候……观众一次又一次潸然泪下。

  作战日记中夹的那一朵已经干瘪了的小花,壮烈牺牲之后,战场上出现的一个带着翅膀的瓢虫,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丰富了战争美学的元素,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这部戏写的是一群男人,没有什么爱情戏,万绿丛中一点红,只有一个女战士,导演没有按照通常女明星的标准择人,没有什么谋女郎,一个相貌平常朴素本真的女子作为前线英语广播员的形象出现在电影中,这个角色塑造是成功的。

  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是这部电影的主基调,《志愿军》三部曲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聚焦铁原阻击战。震撼巨制还原铁原硝烟,铁血不灭谱写英雄故事,一场存亡之战,一支英雄铁军。

查看余下3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