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边正强:我对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一点批评
该剧的问题出在哪里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看。该剧立体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过程。生动再现了黄继光、杨根思等英雄的形象,可以从中吸收一些正能量,这是该剧仅有的亮点。比起该剧的亮点来,它歪曲史实带来的污点才是主要的。
笔者对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烈们是崇敬的,但不能说有了敢于牺牲的英雄,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一支装备远远落后于敌人的军队,如果没有比敌人先进的战略战术原则作指导,要想战胜强敌是不可能的。指导这支军队以弱克强的战略战术原则便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很遗憾,该剧过分强调了抗美援朝英雄们的个人英雄主义,并未体现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战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该剧还运用歪曲史实的“春秋笔法”,贬低毛泽东主席,暗指毛主席在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指导的过程中犯了错误,是彭老总及时纠正了毛主席的“错误”,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看官若然不信,请回看该剧的23集,就明白该剧拍成了什么货色。
编剧在该剧第23集的剧本中刻意加进了这么一段虚构情节: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过了三八线,成功实施了第三次战役计划。战役结束后,很多人要求不顾战士的疲惫与后方补给线过长的困难继续打下去,他们认为再打下去,美帝必定被赶进太平洋。彭德怀是率先头脑冷静下来的军事领导人,为了得到中央对自己的支持,彭德怀给毛主席发了电报,要求全军休整。滑稽的是,该剧导演竟然安排T*G*强扮演的毛主席对彭老总发了一大通无名之火。剧中的毛主席被演员塑造成了一个武断的、歇斯底里的形象。演员饰演的毛主席一个劲儿的抱怨彭德怀不听自己的命令,没有继续作战。没有把美帝国主义赶进大海的勇气。这简直把睿智的毛主席塑造成了头脑发热的“左”倾代表。之后导演又安排W*Z*飞饰演的聂荣臻犯颜直谏,直接说毛主席头脑发热。之后主席冷静下来,喃喃出一句,“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
这样一来,彭德怀、聂荣臻就成了刚正不阿的代表,而毛主席则成了一个盲目自信、缺乏军事常识的偏执狂。
那么真实的毛主席是否如电视剧塑造的那般呢?当然不是!
真实的历史
从1935年遵义会议起,一直到1976年逝世,在长达41年的历史中,毛主席一直是我军的最高统帅。在长期的、与国内外敌人艰苦搏杀的战争中,毛主席一直是实事求是的,主张有什么本钱打什么仗,从没有在军事上犯过冒进的错误。相反的是,彭德怀等军事领导人在我军历史上不止一次犯过军事冒险主义错误,最后都是毛主席制止了他们的做法才挽救了中国革命。
同时该剧抹杀朱德老总的在抗美援朝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一大败笔。
解放战争时期野战军首长有的见长于勇,有的见长于谋,有的凸显睿智;而有指挥大兵团近百万之众作战经历的当数林彪、粟裕!纵观解放战争时期野战军的兵配置:一野与二野均二十多万;三野五十多万后发展至近八十多万;四野入关十一万,发展至一百二十多万(八十多万出关南征直至海南岛,四十多万留守东北)!
野战军首长们各有所长!首长们在主席前瞻性战略视野的领导下,各自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战役也好,建设也罢,不可能同步发生与对比,但战例&实例具有可比性!通过一系列的战役,他们睿智所长也尽在不言中了!
思念伟人毛泽东!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烟云,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风雨,更臻醇酣;
有一种伟略,饱受正反辨析,益显前瞻;
有一种帅气,才惠友敌敬悟,四海景仰!
公者颂扬千古,私者蛊惑一时!
共和国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迈进的,靠主席的人格魅力、公心、才学、前瞻性、战略视野,建立起了强大的共和国!他们奋战在春播时分,他和他真正的战友们这一代人干了多代人的事业,留下了强盛的工农业与国防体系和丰富的社会资源,以及庞博的毛泽东思想体系!
而抗美援朝值得千秋颂扬的立国之战,是主席的伟略和富有信仰的三军将士的英勇与鲜血铸成的傲扬于世界的出国之战!以劣势武器制服了世界最强的军事集团,凯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