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2021-04-13
作者: 凯申日记本 来源: 凯申日记本

  我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塑造了上层建筑。那么这个过程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不一定对,仅供抛砖引玉。

  生产力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没有手,不能去自己推一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其作用是通过人的生产活动来“间接”体现的。

  每一个形态的生产力,都有其对应的最合适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不一定是一个点,可能是一个范围。当你组织生产所用的方式落在了这个范围内的时候,生产力运转相对而言是最顺畅的。这种“顺畅”指的是对于这个形态的生产力而言的,是相对意义上的,顺畅不代表绝对意义上的速度发展快,也不代表绝对意义上的生活水平高。比如封建社会盛世的社会指标放到今天看是很可怜的。

  如果你的生产方式没有落在这个范围内呢?那生产力运转就不够顺畅,就可能会出现卡顿。这可能是生产关系落后了,也可能是超前了。

  不顺畅可能导致两种方向:

  1、相对于外部的竞争对手而言,你发展慢了或者变的不好了,在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中落了下风,这就会导致内部产生变革的力量,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向适合的生产关系靠拢;

  2、老子就是不改,卡顿怎么了,老子乐意。然后在竞争中被淘汰了。

  无论哪种方向,都会使得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脱颖而出。

  如果用一个不一定太恰当的例子来表示。生产力就相当于电台的频率,生产关系就是收音机的旋钮。电台没有一只有形的手去从收音机里伸出来去拨动旋钮,但你听着不清楚,就会去右转转,啊不行,那再左转转?嗯?这个清楚了些,往左再多转转?呀,转过了,再稍微往右微调一些,嗯,现在好了。这样就实现了“决定”作用,但你要说硬着脖子就不调节呢?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国家利益不一定总是与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致,比如大清就是不改,就是不想体面,那就被别人给体面了。

  当然这只是个简化版的例子,真实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要复杂的多。

  比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还有反作用,好的生产关系,能更快促进生产力发展。因此,更细致一点的模型是这样的:

  1、生产力决定了一个范围,当生产关系落在这个范围内的时候,是运转顺畅的。

  2、生产关系在这范围内的前提下,可能存在某些区域,是特别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会对生产力起到相比于其他区域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总结,就是生产力决定“大范围”,是粗画;生产关系在这个“大范围”内有进一步“细画”小范围的能动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也是类似的:前者画个“允许”的大圈,后者有在大圈里细细选择的主观能动性。

  生产力一般都是平滑发展的,但在少数时间里是爆发式发展,如果爆发的太猛,就可能导致其对应的合适生产关系范围发生猛烈变动——电台换频率了——这个时候收音机的旋钮也就得跟着换。

  当然,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生产力变动没有那么猛烈,所以“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个“范围圈子”,也是在缓慢移动的。但如果一下变的太猛,超过了大的社会阶段分类阈值,圈子就会猛然大幅度移动,而人类社会的正常变迁响应速度不足以应对这种速度,从而导致旧的生产关系一下子就不适应新生产力发展了、旧的上层建筑一下子就不适应新的生产关系了。这个生产力的“交接点”上,就容易爆发革命,以革命这种急速演进的“超常规”,强行把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给“拖”过去,拖到“合适的圈子”里。这种超常规的社会演变时,必然会对原有社会结构产生显著破坏,有些“无辜”的个体也可能会波及到,但它是人类社会进步所必然带来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不愿意也白搭,你不干有大把的人干。

  所以,只要是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技术出现了,那么封建帝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完结就是迟早的事情,这个大圈子已经划定了,区别只是如何去实现,以什么方式去实现,不同的社会团体和国家在这个实现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当然,这不代表足以颠覆旧生产关系的新技术出现,就所有的事情水到渠成了。

  第一,旧的势力是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总要拼命挣扎。他们挣扎的结果就是把不适应的生产关系继续留住,那么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就会与新的生产力产生明显的摩擦、冲突,大家都要受罪。早点改变,受罪越少。

  第二,大的圈子是生产力划定的,但具体的细节是需要主观能动性去改变的。如果上个世纪没有毛主席,没有党,今天的世界仍然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导,这是生产力水平所划定的,不会变。但中国的命运、如今的中国人的命运,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里面,可就大不一样了,或许是印度,或许是乌克兰,或许是叙利亚,或许是什么其他更糟糕的局面。

  第三,这种生产力的决定关系,不是“刷”地一下就全世界都变了,虽然海洋干涸了,但如果有一些“水洼”里仍然有积水,那里面的鱼就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顽固地不改变,比如用石油强行续命的海湾王爷们。海干了,把海弄干的鱼不在,水洼里的鱼还在,直到水洼也消失掉为止。

  这里还要纠正一些左派网友的误区,有些朋友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如果乱了,崩溃了,那就意味着革命来了,社会主义就要胜利了。这其实是不可能的。过去封建王朝反复崩溃了这么多次,但每一次新建立起来的,都仍然是一个新的封建王朝。这个新封建王朝当然有可能会采取一些开明的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但这仍然是同一个水平内部的治乱循环,过不了多久,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这个新封建王朝又会走向老路。

  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变化,那么在这个生产力水平下,组织生产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农业国家。至于上层建筑,可能因为各国文化、历史不同在形态上有所差异,但也都是封建专制。如果有一群人(比如说500个吧)穿越过去,假如不携带足够的超越时代的生产技术,仅仅把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搬过去。很快就会因为与生产力的巨大摩擦而坍塌掉,跌落到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状态。

  所以,就算是中国发展了,挤占了美国的资源,让美国不能轻松愉快的剥削了,国内美国梦破灭了,美国分崩离析了。那也仅仅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破灭,在它的尸体上重新站立起来的,无论仍然是一个聚合的国家,还是分裂的国家,都仍然会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除非又出现了新的技术,生产力所设定的“圈子”再次大幅移动,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与新生产力产生剧烈摩擦了,不适应了,这个时候才有革命的可能。

  有朋友可能会问,你这意思,我们当初闹革命干什么呢,反正也改变不了资本主义这个“大圈子”。

  中国革命带来的,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不同:

  1、如前文说的,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大圈子被生产力所限定,但在细节层面,具体就是在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不同国家在当今这个资本主义世界里面的位置可是不同的。中国如果不革命,不清除掉几千年来形成的上层建筑惯性,不重建国家、重建组织力以迎接先进生产力落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世界上,就没有立足之地,更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接近民族复兴。民众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生活水平。

  2、资本主义世界内部仍然是有巨大差别的。中国不革命,那么就只能是买办资本主义占主导的,被西方列强所吸血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永远无法翻身。不可能建立起“正常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良,说白了就是废物,自己不足以领导资产阶级革命。不得不由无产阶级越俎代庖。换句话说,单靠中国的资产阶级,连“正常的”资本主义都进不去。

  4、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处于先天膨胀状态下的,不加约束必然会逐渐统治整个社会,私人资本形成垄断后,其贪婪性会导致其更愿意通过“舒服”的方式赚钱,比如金融这种手段;同时资产阶级政府不愿意制定长远目标,为了利益可以出卖绞死自己的绳子。这些都会阻碍生产力发展,影响国计民生。而一个基本独立于私人资本的、从无产阶级革命中走来的、愿意把人民利益摆在前面的政府,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笼罩下,也仍然相比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竞争优势。

  5、中国有14亿人口,这样一个巨大的体量,进入“正常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后,本身就可能对生产力发展、对技术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科技顶峰都是由雄厚的底盘来支撑的,相比于西方对普通平民的愚民教育,觉醒了的14亿人的中国进入工业文明,掌握先进科技,会更有利于产生足以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技术,比如可控核聚变等。

  6、革命后的中国,民众接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启蒙,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世界,更能找到社会真正的问题所在。比用“选票、和平、爱”来糊弄民众、欺骗民众、靠身份政治撕裂无产阶级的西方更具有先进性。而这也为日后生产力条件满足之后,积极迎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文化、新的整个上层建筑奠定了思想基础。

  7、受过无产阶级革命洗礼过的中国人,知道阶级斗争的存在,知道是阶级压迫带来了痛苦,这固然暂时无法彻底改变(但可以局部改良),但也知道不需要去赞美资本、赞美所谓的“人民富豪”、赞美资本家控制下的多党政客内部争权夺利的体制,知道这不是什么“历史的终结”,而是“暂时不得已”,这就已经相比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具有先进性了。正是知道了阶级的不公正,才有动力去做真正的改变而不是寄希望于虚假的政党轮换诈骗。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有阶级斗争的意识,使得社会虽然不可能摆脱资本主义,但却有利于促进尽可能的驯服资本,促进国家社会的改良。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