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2021-04-13 1794 4
作者: 凯申日记本 来源: 凯申日记本

  我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塑造了上层建筑。那么这个过程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不一定对,仅供抛砖引玉。

  生产力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没有手,不能去自己推一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其作用是通过人的生产活动来“间接”体现的。

  每一个形态的生产力,都有其对应的最合适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不一定是一个点,可能是一个范围。当你组织生产所用的方式落在了这个范围内的时候,生产力运转相对而言是最顺畅的。这种“顺畅”指的是对于这个形态的生产力而言的,是相对意义上的,顺畅不代表绝对意义上的速度发展快,也不代表绝对意义上的生活水平高。比如封建社会盛世的社会指标放到今天看是很可怜的。

  如果你的生产方式没有落在这个范围内呢?那生产力运转就不够顺畅,就可能会出现卡顿。这可能是生产关系落后了,也可能是超前了。

  不顺畅可能导致两种方向:

  1、相对于外部的竞争对手而言,你发展慢了或者变的不好了,在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中落了下风,这就会导致内部产生变革的力量,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向适合的生产关系靠拢;

  2、老子就是不改,卡顿怎么了,老子乐意。然后在竞争中被淘汰了。

  无论哪种方向,都会使得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脱颖而出。

  如果用一个不一定太恰当的例子来表示。生产力就相当于电台的频率,生产关系就是收音机的旋钮。电台没有一只有形的手去从收音机里伸出来去拨动旋钮,但你听着不清楚,就会去右转转,啊不行,那再左转转?嗯?这个清楚了些,往左再多转转?呀,转过了,再稍微往右微调一些,嗯,现在好了。这样就实现了“决定”作用,但你要说硬着脖子就不调节呢?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国家利益不一定总是与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致,比如大清就是不改,就是不想体面,那就被别人给体面了。

  当然这只是个简化版的例子,真实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相作用要复杂的多。

  比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还有反作用,好的生产关系,能更快促进生产力发展。因此,更细致一点的模型是这样的:

  1、生产力决定了一个范围,当生产关系落在这个范围内的时候,是运转顺畅的。

  2、生产关系在这范围内的前提下,可能存在某些区域,是特别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会对生产力起到相比于其他区域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总结,就是生产力决定“大范围”,是粗画;生产关系在这个“大范围”内有进一步“细画”小范围的能动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也是类似的:前者画个“允许”的大圈,后者有在大圈里细细选择的主观能动性。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利用这个机械,代替了封建地主的手工工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自己的经济实力,最后取代封建地主,从被统治阶级变成统治阶级。社会制度也从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到现在,出现大量组合机器,即自动线,互联网等等的生产工具。对于这种生产工具,需要整体的配合,需要联合,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与安排。这样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体制,就不适应这种生产工具了。因此出现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将取代它。总之,生产关系,即社会制度,是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完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的。
0条回复
慢慢占上风,逐渐由被统治阶级,变为统治阶级,社会制度也就随着发生变化了。如封建制度取代奴隶社会的过程。是因为在奴隶社会内部,出现一个平民基层,他们没有大量的奴隶。因此他们在耕种庄稼的时候,就不得不使用牛来耕地,同时铁器的出现,使他们也有了更坚硬的铁犁。这样,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经济实力,生活水平当然也就迅速的提高。逐渐取代奴隶主,从被统治阶级变成统治阶级,社会制度也就从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过程也是这样的。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一个市民阶层。这个阶层也叫“第三等级”。他们发明了蒸汽机,
0条回复
劳动的效率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如果我们改变生产工具,由镰刀变成收割机,那么劳动效率就会出现大幅度的提高。可见,生产力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工具决定社会制度。如石器-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与牛耕地-封建社会;机械化,单独机械(车床,冲床等等)-资本主义社会;组合的机械,即各种自动线,互联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它们演化的过程是这样的。一种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社会财富迅速的增加,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经济实力迅速增加。这样拥有先进劳动工具的人,或社会集团
0条回复
生产力怎么能够是无形的呢?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哪个要素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决定生产力先进落后程度的指标叫,劳动生产率。即单位时间内内生产的产品,或者产值,如每小时产值,月产值,年产值,劳动生产率越高,总之生产力就越先进。劳动生产率越低,则生产力就越落后。而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素,以往的经济学家们都是认为是劳动者。说它是主动的,其它要素是被动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决定生产力水平的因素是生产工具。如人们说的生产工具的完善程度,是生产力发达程度的客观标志。如人们使用镰刀去割麦子。我们改变劳动者,无论是工程师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