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张煜,敌不过聪明人和奴才
前段时间看完《白色巨塔》,忽然对癌很感兴趣。
最近也在看心理学与癌症终末期治疗的论文。对于外科手术已回天乏术的末期癌症,内科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的方式或许是一条路。
然而,床头的《白色巨塔》还历历在目,我没想到现实中真的也要上演了。
当时看完卫健委答复,我不能信服,但也感到此事就要过去。没想到张煜医生还是请求辩论。
傻子!完蛋!二十出头的我脑海里竟冒出这样的词。
我不禁想起巨塔中里见的下场,被流放,被终止从事一生的研究。但剧,终归是考虑观众的,里见最终得以有个安身处,从事他热爱的普通内科医生的工作。张煜,能吗?
里见宁愿妻离子散也要发声,张煜答应亲人不发声却还是失信了,当时我质疑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吗?呵,还真有。
而现实往往比小说更荒诞。小说有美妙的前景,现实却残酷冰冷。剧中的官司最终是胜诉了,而这场辩论多半不会发生。
如果平息这件事,是为了让医生不为医学创新临床探索而畏手畏脚,我觉得更要辩,不用担心百姓看不懂,因为理越辩越明,说到底专家也是说人话的动物。
如果是为了缓和医患关系,我觉得更要辩,因为医患矛盾很多时候就是“知情权匮乏”带来的。真的是人财两空让患者家属愤怒吗?癌症晚期,这样的结果其实也不算意外。
换作是我的话,如果医生将全部的治疗方案及可能的结果都如实告知,并作出明显努力让我明白,我也愿意尝尽一切去拯救家人。不行的话,我也感谢认真工作的医生。
人人不尽相同,有愿意穷尽所有办法尝试实验性治疗的,有坚持传统治疗的,也有愿意安静度过生命最后时刻的……不论哪种,我认为都是认真与癌战斗了。
当然总会存在无法接受结局而胡搅蛮缠的人,但我相信如果程序都合理,那肯定是极少数,毕竟经历这一遭,是人都累了。
至于医学界权威不支持张煜医生给出的一个理由,治疗也不能全按指南标准。这是当然,可正因为此不更加需要辩论么,全按标准也好,大胆创新也好,如果主治医生的目的是纯粹救人,那就站出来面对质疑,这更是为了未来的科学研究铺路,为无数奋斗在一线的内科医生树立模范,这对于医学的发展都具意义。
有时打一架才见真理,硬把架拉开,表面或许和气了,但是问题被庇护,被养大养强,后患无穷。
有一种说法令我犯呕。说张医生不应这样拼完自己,应该像他以前那样默默做科普,能帮到更多人。这仿佛就在跟蜡烛说,别一下把自己燃尽了,你必须慢慢温暖我们。
温暖我们,他呢?难道最不服气的不是他自己么,其他人终究是看客,所以能轻描淡写说出“不该一头撞死在南墙,慢慢来”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