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李宁“三宗罪”

2022-10-19
作者: 柳如燕 来源: 燕梳柳如是公众号

  大家好,我是如燕。

  这两天,“李宁”因为推出的新款服饰肖似侵华日军军服,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网友们纷纷发言,或怒斥或质疑:

  “请问李宁到底是哪国的?”

  “我把李宁当国货,李宁把我当大佐!”

  还有网友扒出,目前李宁集团的行政总裁和执行董事钱炜,是一名日籍华人,由此怀疑其夹带私货,搞潜移默化的意识入侵。

  我也仔细研究了下来龙去脉,结论是:

  李宁被骂,一点都不冤。

  细细数来,李宁至少犯了“三宗罪”。

  一宗罪,产品设计没有美感,且有影射嫌疑。

  其实,要说一个日籍华人就能操控这么大一个企业搞意识入侵,我是不大相信的。

  钱炜的名头再多,也不过是一名职业经理人,本质上还是打工的。

  除非李宁的实际控制人全都“沦陷”了,不然这么大的“阴谋”,一个高管根本玩儿不转。

  但也正因为这样,反过来想,李宁的问题就更严重了:

  一件服装从设计到打样,都是要经过层层敲定的。

  衣服有这么明显的文化指向,李宁的管理层为何集体失明了呢?

  实事求是的说,只要不瞎,这款服饰确实极易引发联想。

  军绿色的衣服,配上军绿色的帽子,再给帽子加上俩“屁帘儿”,与电视剧里的日本军服可以说同出一脉,别无二致。

  有人反驳说这是极端民粹,过度联想。

  但问题是,即便不联系到日军军服,这种款式符合大众审美吗?

  一身绿衣服再配个绿帽子,如果没有特殊指向,正常人谁会这么穿?正常设计师谁会这么设计?

  但凡换个颜色也不至于。

  二宗罪,危机公关很拉垮。

  说白了,就是傲慢。

  事情发生后,李宁的官微没有任何正面回应。

  但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却发了这么一条说教式朋友圈:

  “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

  还放上了南宋笠型盔的配图。

  与此同时,李宁电商执行董事李麒麟也默不作声地在微博放了下面几张图。

  两人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不是我们设计有问题,是消费者文化太低,还是要多学习。

  可是,笠型盔是原色铁盔,你们的“屁帘儿”帽却是军绿色的棉帽啊,能一样吗?

  还碰瓷儿雷锋和苏联士兵,人家帽子上那么大的五角星,你咋不印上呢?

  偏偏把日军军服的几大特点集中到一起,让人看着就无限联想无限膈应,不喷你喷谁?

  死鸭子嘴硬,反唇教育消费者,这种“爹味”辩解无异于自杀式公关典范。

  奇怪的是,钟薛高、海天酱油、张小泉菜刀前车未远,今天的李宁,依然选择了正面硬刚消费者,倒打一耙反批消费者“没文化”。

  好的危机公关不一定是道歉,但一定不是跟消费者吵架。

  只能说,傲慢已经刻在了某些企业的骨髓里。

  三宗罪,对中国消费者缺乏尊重。

  去年年底,三只松鼠“眯眯眼”广告引发争议,人民日报评论说:

  “充分尊重受众,才能赢得市场。”

  这句话送给李宁,一样合适。

  在中国不能美化、影射侵华历史,就像在寺庙不能卖梳子,在莫斯科和耶路撒冷不能卖形似纳粹军装的衣服,是最最基本的市场敏感度。

  有人要谈审美差异,但如果是纯粹的商业,迎合本土消费者不是应该的吗?不然为什么产品上市前都要做市场调研呢?

  知名如可口可乐,其董事长杜达富曾说过一句无比清醒的话:

  只有本地化的饮料才是畅销的饮料。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叫作“蝌蚪啃蜡”。

  因为消费者对此名难以理解,市场反应很差。

  后来经过本土文化调研,才改成了现在人们喜闻乐见的“可口可乐”。

  不仅如此,他们还从产品本身、广告宣传、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着手,作出了一系列的本土化改变,这才获得了中国市场的认可,打开了销路。

  外国企业尚且懂得顺应国人喜好,中国企业缘何要故意揭开我们的历史伤疤?

  正所谓入乡随俗,在哪个山头就该唱那支歌。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获得认可,都必须充分熟悉并尊重客户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情感。

  否则,就像不好好做功课的孩子,活该考低分。

  必须承认,由于战争和侵略,中国历史上曾有一段举步维艰的黑暗时光。

  那时,大家伙儿都很贫困,只想着能吃饱穿暖就好。

  后来,日子渐渐好转,开始对世界好奇,又一度觉得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什么东西沾上“洋气”都是好的,因此好多人专门跑到日本去哄抢产自内地的马桶盖。

  这段时期不短,可能给各品牌方造就了错误的印象,认为中国消费者容易满足、欠缺甄别水平,且盲目崇外。

  但现在,中国已不再是昨日之中国,中国的消费者也在大跨步实现意识上的自我超越。

  在一件衣服最基本的遮蔽保暖作用之外,我们自然而然地有了审美需求、文化需求甚至情感需求。

  品牌方但凡有敷衍、傲慢,或是夹带私货、影射屈辱历史之类的行为,也就不再拥有“说啥是啥”的解释权,更不会被接受和包容。

  从三只松鼠到李宁,归根究底,不是群众上纲上线,而是国人意识觉醒了,品牌方还在原地踏步。

  作为企业,想在中国发展,就应当拿出符合中国人文化需要和情感需求的产品。

  若感受不到真诚与尊重,中国人民凭什么支持你?

  说不得,只好用销量教你做人。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