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资料公有制产生的生产力依据一一对话王今朝


  今日看到了王今朝先生的文章《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关系的本体论再认识》一文。

  王先生在文章的引言中谈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经典命题。然而,围绕对这一经典命题的解读、理解和运用,存在着两大对立的范式,并且都宣称自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理解。”“1952年,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认为当时俄国的‘生产力,特别是工业中的生产力,是具有社会性的,但所有制的形式却是私人的,资本主义的。苏维埃政权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个经济规律,把生产资料公有化,使它成为全体人民的财产,因而消灭了剥削制度,创造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并且,‘如果没有这个规律,不依靠这个规律,苏维埃政权是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的’”(斯大林,1958,第4-6页)。“与斯大林相反的是,考茨基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论点来反对列宁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指责他‘过早地发动革命’,因为俄国生产力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远没有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发挥其全部潜能。托洛茨基也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时才能够建立起来。”

  对以上的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以上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是与历史实践不相符的。

  十月革命能够胜利,俄共能够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一一苏联,这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是有其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源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

  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无产阶级和富有是两个对立面。它们本身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它们二者都是私有制世界产生的。问题在于这两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在对立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确定的地位。只宣布它们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是不够的。

  私有制,作为私有制来说,作为富有来说,不能不保持自身的存在,因而也就不能不保持自己对立面一一无产阶级的存在。这是对立的肯定方面,是得到自我满足的私有制。

  相反地,无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来说,不能不消灭自身,因而也不能不消灭制约着它成为无产阶级的那个对立面一一私有制。这是对立的否定方面,是对立内部的不安,是已被消灭并且正在消灭自身的私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

  “由此可见,在整个对立的范围内,私有者是保守的方面,无产者是破坏的方面,从前者产生保持对立的的行动,从后者则产生消灭对立的行动”(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