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贺雄:群众雪亮的眼睛如何看柴静

2023-08-16
作者: 杨贺雄 来源: 红歌会网

  “2017年,因为我先生的工作,我们全家前往西班牙巴塞罗那。离开北京前,我把所有以前采访穿过的西装都送了人……”

  在几天之前,就是以上述文字开头的纪录片预告开始在媒体圈激起了一些波澜。这短短的几句话表面上看似平静且生活化,但实则暗流汹涌。

  这段话来自于曾经在媒体圈叱咤风云的自由派公知柴静记者的最新纪录片的预告片《陌生人》。

  作为曾经央视最著名的调查记者,柴静在过去的几年里可谓是出足了风头。她把目光放在非典,网瘾治疗医院以及尘肺病患者身上,拍出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率极高的新闻节目。

  当然柴静最有名的场面当属她和丁仲礼院士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对话,还让丁院士说出了那句经典的:“科学家有主流吗?科学家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以及“中国人就不是人了吗?”

  对于丁院士的反问,我们固然不知柴大记者心中的答案,不过依柴静及其拥趸的一贯特性,我们可以推测柴静心中的答案可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让我们把话题回归到柴静的新作品之上。从在公众视野沉寂多年的柴大记者于中国车队在巴基斯坦遭受恐怖袭击这一天毫无征兆地突然回归公众视野显得有些蹊跷;不过思忖一下柴静本人以及她背后势力,再加上媒体圈的一贯德行,柴静的突然回归其实也不足为奇。

  从纪录片的预告片中我们可以得知,这次柴静开始把研究对象转变成了欧洲的恐怖分子。柴静带着关于恐怖主义的新作品回归大众,在表面上看无可厚非,就是向观众们介绍一下欧洲的恐怖主义。

  但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恐怖主义一直以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坚决反对恐怖主义也似乎成了中国官方的立场。但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对恐怖主义持反对态度;部分帝国主义国家会把恐怖主义作为维持区域霸权的工具。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及其走狗认为,如果恐怖主义对自身有利,那么恐怖主义就情有可原,就值得同情,甚至值得支持;如果恐怖主义对自身无利或有害,那么恐怖主义就是十恶不赦的。

  从柴静的言行和她的经济往来以及利益关系上我们可以得知,柴静与帝国主义势力有着脱不开的关系。通过公开信息我们就能知道柴静和西方白手套福特基金会有利益往来,精英阶层的各大媒体对柴静也是大肆赞扬,而且柴静本人还是一位美国公民的妈。这些还只是可以公开的,不公开的利益关系究竟还有多少我们就暂不深究了。

  作为公众人物,柴静固然不敢把太有悖于群众的看法在自己的作品中直接地表达出来,如果这样做,她不仅会受到更猛烈的抨击,也会让她背后的势力不敢再利用她。

  但是柴静可以借助她的拥趸们和被她蒙骗的人的嘴巴把她想表达的话说出来。换话句话说,柴静在纪录片的所表达的只是个引子,而她真正想表达的则是她的拥趸们所说出来的看法,所以要判断柴静本人的立场,不能只看她本人说了什么,更要看她的拥趸们说了什么。如果只有一个人表达出了与群众利益相悖的观点,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而如果有一小撮人表达出了与群众利益相悖的观点,那么他们就可以自诩为文化精英,社会良心,以及独立思考者。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无论是单干还是抱团都是一样的臭不可闻。只不过,当他们抱起团来,他们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就少了许多,毕竟自由派都是虚伪且自私的,从来不愿意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中就说过:“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柴静所用的操作手法在最近几年是很常见的,能举出的例子数不胜数。亲西方和立场反动的精英媒体人们用看似中立且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话鼓动一大批自己的拥趸和不明真相的学生们上街,冲击军警,造成社会动乱;事情过后,媒体人们的拥趸与学生们通常都是简单处理,通常批评教育,最多拘留几天;而精英媒体人却得不到任何应有的惩罚,反而在空调房里一边打字一边吹冷风,过一阵子再把之前发表和转载的文章删掉,等风头过去再去心安理得地参加Citywalk和去吃Bistro,然后假装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不过我想这些以柴静为代表的精英媒体人也蹦跶不了多久了,他们虽然虚伪且自私,但毕竟稀少且弱小。历史唯物主义的航天飞船早已希冀星辰大海,而自由主义的井底之蛙却只能留在几尺黑洞里继续聒噪。

  【文/杨贺雄,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