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阿Q:利率降低真的能刺激经济吗?
年关将近,慌年的多了,小县城的街上人流量也大了一些,有点感觉比往年人流回流早了几天,也许这就是经济大环境不太好的缘故。对于国内经济,俺始终是乐观派,老大一个地国,老多几乎站世界20%人口的大国,就是人均每天多消费2元,也够那些卫星欧洲小国生产半年一载了,怎么经济就萧条了,实在有点想不通,但现实不是自己想不通就不发生了。
专家整天喊叫,市场经济这个上帝之手,上帝是万能的。照理说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很多方面应该比老美都超前,那么超前的实践,怎么也就该保障我们的经济不下滑了,可现实很残酷。您不景气了,资本就裁员降薪,那可让掏空六个钱包每月还款成千上万的房奴,可咋办啊!俺暂时不是房奴了,估计也快间接当房奴了,更何况俺的古旧亲戚奴的也不少,可真的体会《卖炭翁》上写的“心忧炭贱愿天寒”了。俺处于底层,过去一直喜欢夏天,夏天一来衣服便宜,二来实在没钱可以当膀爷,可冬天怎么也当不起“膀爷”,那不冻个半死啊!
于是乎,乎是于,就对当下的主流旁流,微观宏观经济理论梳理个一遍,什么凯恩斯主义,什么弗里德曼理论。横梳竖梳前梳后梳,梳来梳去也没有什么满意的答案。忽然大脑开窍,既然是在西方理论指导下,弄成了这个局面,再在他们的故纸堆里能找出理想的答案才怪呢!故而只能另辟蹊径,试着批判批判他们或许能找出点有益于社会的东西。况且上学时,老师也曾鼓励俺们要具备批判思维。其实上学的时候,咱本来也是一个刺头,好和老师反着来,不过工作三十多年,活生生地把俺的批判思维给弄没了,领导说“俺长进不少,棱角全没了”。丑话说到前头,反思就暗含着对主流的叛逆,不过叛逆的动机是善良的。
什么叫经济下滑啊?也不掩也不盖了,大白话就是市场交易少了,商品积压太多了,企业开始裁员降薪了,老百姓开始祈求不被裁员就阿弥陀佛了。用所谓屁股坐歪的专家解释,就是资本的生产不赚钱了或者赔钱了。既然是那样,那么让资本赚钱或降低资本生产的成本,就解决问题了,于是降息降准减少资本的融资成本好像就是不二的选择了。在此按下降息降准的坏处一会再说,先解构“上帝之手”。
是谁的上帝之手?市场经济的实质是靠利益驱动的,赚钱资本就投入就生产,不赚钱资本就降薪裁员,严重的话就申请破产倒闭。破产是破的谁的产,是破的债主的产,破的雇员的产,在此其中资本所受的损失都可控,都是以注册资本为限额的,其转移的财产,其原来积累的财富,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古人有句话“大旱三年饿不死锅边”,况且在加上股市这个资本转接危机机制,资本的投资上市后早就拿回来了,其他的都是可有可无。此时降息降准,融资的成本再低,其产品没有人买也是枉然。又说到偏处了。接着往下说,从微观上讲资本夙兴夜寐地算计着降低成本,成本降来降去对于个体资本而言只能控制雇员工资这一块,或降薪或延长工时就是必然的选择了。另外一方面,市场的利益驱动,一手是谋算垄断,一手是可劲地借贷扩大生产。这两项作用就埋下了生产相对于劳苦大众消费萎靡过剩的种子。这样的后果就是竞争失败的企业大量投资的生产资源浪费,企业主有一句行话滞压的产品还不及原料值钱呢?产品买不出去就是废物。从这点讲市场这之手还不及计划那只手呢!这就是市场经济生产的局部有序,整体无序性,剥削不断加剧,三者叠加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拉长时间看那种经济效率不会高,浪费更严重。
降息降准货币防水的坏处是什么?
这条定律好像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总结的,也是当下西方奉行的圭臬。当时弄来弄去,西方经济也被弄得死去活来,半死不活。牙根道理不通,只不过这招对资本归避风险有利。市场不活跃,是劳苦大众或没能力消费了,或感知到收入的风险而无法预测未来的必须支出了,即便有点保命钱,更何况大部分没有多少保命钱,也不敢消费了。此时采取降息降准货币防水,资本融资成本低了,老百姓哪点仰仗改善生活的利息也泡汤了,哪点压箱底存款也贬值了,如此更不敢消费了。二十多年前,俺就曾今预言楼市泡沫是压死制造业资本与房奴的最后一根稻草。楼市就是一个赌局,这个赌局上金融一般是不败的,即便你的楼将来只能买一毛钱,你所欠银行的贷款也不能不还,你想把楼抵给银行就两清了,门都没有,所以银行也希望通过货币注水,分担自己的风险。
俺没有给社会制造恐慌的意思,只是做逻辑的推演,但愿事实不是如此。至于如何为当下的经济下滑解套,长远之策是反思更改市场主导与弗里德曼理论,近策少注水不注水,给百姓一个稳定的预期,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否则会南辕北辙。上述只是一家之言,对否用实践检验!
【文/当代阿Q,作者原创投稿,授权红歌会网首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