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毓海:毛泽东与青春中华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北京大学韩毓海教授撰写了文章《毛泽东与青春中华》(首发于北大校报第1650-1651期第6版),我们谨以此文,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和工作过,是许许多多北大人中的一个。1919年10月,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在文科事务室颁发第一批研究期满证书。毛泽东作为32人之一,得到了由会长蔡元培颁发的“听讲半年证书”,这是他在北大获得的几个重要证书之一。当时,与他一起获得证书的还有哲学系谭平山、陈公博、杨晦等,杨晦先生当时的名字是杨兴栋,他后来出任北大中文系的系主任。
△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参加哲学研究会、新闻学研究会、平民教育讲演团、少年中国学会等社团活动,利用北大条件研读马克思主义学说相关著作,并由此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完全信仰。图为毛泽东获得新闻学研究会会员证书的纪事。
△毛泽东为北京大学“五四”运动31周年纪念活动题词
今年,我给北大的同学们上了一门课,叫“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选课的主要是医学部和理工科的同学,他们在课堂上昂起头颅,目光热切,争论激烈,对从教三十多年的我是一个感动。期间,大家一起瞻仰红楼,当同学们的目光与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的照片彼此凝望的时候,我感到红色精神照耀到我们身上。
△青年毛泽东
△北京大学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新闻纸阅览室内景
△毛泽东与辅仁社同仁合影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图源:“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
有人说,在茫茫宇宙之中,人不过是蝼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生毫无意义。名利权势,乃至所谓事业家庭都是外在之物,人活着的意义不只是活着。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此时的毛泽东站在天地宇宙之间。1951年,毛泽东回忆起年轻时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苦读,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时的情景,他对老友周世钊等人说:“世界既大,人就一定特别多,这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我真怀疑,人生在世,难道注定要过痛苦的生活吗?从那时起,我就决心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平等与公正,对毛泽东来说从来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而这种内在的平等与公正,就是毛泽东所说的觉悟。在毛泽东之前,中国最广大的穷人从来没有想到过公正与平等,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平等与公正。在毛泽东的有生之年,是他颠倒了数千年来中国的社会等级秩序。在世界范围内,是他率领着穷人向权威宣战。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只有他告诉穷人,你们遭受的贫穷屈辱和压榨,不仅仅是因为你们自身的弱点——那种马尔萨斯所说的没有远大眼光的低级动物的弱点,而真正的根源在于社会秩序根本上的不平等与不公正。毛泽东不仅指出了这一点,更通过伟大的中国革命颠覆了中国几千年的压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