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世界
七月流火,
滚烫;
我感觉这个世界是断裂的。
打开网络,基本都是上层精英的信息;
精英的抑郁症,让人心疼;
精英在玩大博弈、在下大棋,让人钦佩;
精英通过某些手段拥有天量的财富,让人羡慕;
如此等等,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诸多争论。实际上精英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凡夫群体,犹如宇宙中的暗物质,处于一种存在但却静默的状态。
现实中——
小区的安保同志吹着硕大的风扇,汗珠仍隐隐可见。我了解一点他们的工作,月薪四千五,管住;且目前不招40岁以上的新员工,可见就业环境不是很乐观。——他们不会成为网络焦点。
搞保洁的同志在整理周边的草地,她带着草帽,挂着水壶,犹如农民在种田。这是我最熟悉的场景,在我年少时代,曾经在很多盛夏、看见过很多类似的身影在田野间劳作。
即便我不在乡间,但我也知道此时有不少农民同志在浇庄稼地。以我之前的经验,这种天气在庄稼地里暴晒,皮肤会发烫发疼;充分展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古老传统。——他们如此勤劳,所获却不多,也不会成为网络焦点。
浇水是种庄稼的一项成本,并不便宜;但庄稼的价格却不贵。所以农民种田,获利很少。大部分的青壮年,还是在城市当农民工。——他们还是不会成为网络焦点。
不远处的建筑工地上,仍然有叮叮当当的声音,那是农民工同志在挥汗如雨。他们在布满高楼大厦的城市里建高楼大厦,但高楼大厦不属于他们;那些高楼大厦中没有他们的家。
他们会在街道快餐店或移动餐车上解决吃饭,睡在活动板房里(有的房间甚至没有空调);但却勇敢地和烈日对抗。他们并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所以即便如此炎热,也在挥汗如雨。因为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有无人倾听的艰辛。
——他们如此勤劳,却看不见致富的希望,所获并不多,也不会成为网络焦点。
我有个当厨师的弟弟,他告诉我,后厨其实没有空调,所有的厨师都在强撑。为了抗热,厨师会把身上的衣服浸泡在冰水里,再穿到身上。很明显这并不是健康的习惯,但没有更好的方法,厨师们也要还房贷与养家。很多厨师为了多赚一点钱,会在九点钟下班之后送外卖,跑到后半夜再回家。
——这便是世界的断裂,是信息舆论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断裂;即支撑起这个世界的多数人很勤劳,却难以致富;缺乏应有的存在感且不自知。
打开历史书,记录的基本还是精英的世界。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看似很普通的一些事件中一些普通的名字,现实中都是让绝大部分人仰望的存在。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都被遗忘在史书的夹缝中。
我曾经发现,历史不是虚无主义,但历史记录的内容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高高在上的金字塔顶端的事情,类似于在描述虚无缥缈的故事。
为了稍微改变一点这种情况,我在写历史方面文字的时候,试图写出精英群体身上的普通人性。群体有阶层之分,但个体人性基本都是相通的。在宏观叙事上,我试图通过立体史观的大周期律,把知识化繁为简,让历史小白也能理清历史和现实的脉络。我认为这是作为知识文化传播者的使命之所在。
我看过很多历史资料,了解并理解古今中外诸多历史内容中所展现的历史人物的选择。我发现大部分历史人物,身处金字塔顶端的同时,心思也用在金字塔顶端;只有少部分的大政治家,愿意真正考虑基层大多数人的诉求和利益,毛泽东算是一个。
当年写《不被理解的毛泽东》的动力之一,就是因为感动于毛主席愿意考虑基层大多数人的诉求。从宏观角度来说,他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弥补现实世界的断裂;即增加大多数人的话语权、存在感、甚至现实利益。
后来我有幸追寻过一些毛主席的足迹,更加确信了这种判断:
在韶山,少年毛泽东就能感受到普通人的难处,知道帮助普通人。
在北平,青年毛泽东曾经面临“北漂”的诸多困惑,但并没有焦虑不安。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和士兵们一样行军,并不搞特殊;最终带领他们走上井冈山。
三湾改编,他从法理上强调官兵平等,给予基层士兵足够的尊重,随后锻造出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
他是书生出身,却成了大军事家。
井冈山上,毛泽东白天也会和士兵一起挑粮,晚上在八角楼的灯光下写作;而他独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给予了基层大多数希望和利益。
在瑞金,他坐在大树下给普通士兵用最平常的言语讲述不寻常的道理。即便在靠边站的时候,也不忘带领战士和老乡搞民生(挖红井)。
长征途中,最艰难的时刻,也不忘传递自己的思想理念,给予多数人希望。所以即便是最困难的时期;他的队伍所到之处,总是能得到支持。
抗日战争年代,他领导的队伍可以在最严苛的敌后生存下来。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可以给予多数人更大的希望,他的队伍可以和多数人相互扶持共进退,做到军民团结如一人。
他的土地改革政策,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毛泽东是历史巨人,但并不是完人。他的很多政策并不完美,有些部分甚至争议很大;但这并不妨碍他一直试图给予多数人希望这样一个初心。
纵观历史,毛泽东这样的政治家非常稀缺,而且貌似只能诞生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