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战士萧模林:率领炮兵成功阻敌被编入教材

2020-10-15 1341 0
作者: 记者 来源: 吴子钰

  听说记者来到鞍山采访,90岁的老战士萧模林不顾腿脚不便,扶着助步车到小区门口迎接。这天,老人特意换上了自己在北京定制的深绿色军装,还将自己历经数次战役所得的纪念章和奖章擦拭干净,整整齐齐地别在了前胸。

  说起自己的军旅生涯,萧老神采奕奕,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炮火连天、南征北战的峥嵘岁月。

  保家卫国兄妹齐上战场

  萧模林出生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一个革命家庭。抗日战争期间,父母曾多次掩护和帮助东北抗日联军的同志们。1947年,还在富锦县联合中学上学的萧模林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这位不到20岁的小战士跟着部队几乎把祖国大地跑了个遍。丰富的战斗经验为他日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朝鲜战争爆发时,萧模林在炮兵团担任政治处青年干事。此后炮兵团划归日后在朝鲜战场上被誉为“万岁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萧模林跟随部队经历了抗美援朝时期的五次战役。

  “不仅是我自己,我的妹妹在1950年也参加了抗美援朝,当雷达兵。妹夫也和她一起参了军。”萧老说。

  1950年参加志愿军时的萧模林(受访者供图)

  炮兵单独作战歼敌上千

  在战争中,步兵和炮兵往往协同作战。但萧模林和炮兵团的战友们有一次却在配合作战的步兵部队“缺席”的情况下成功阻击敌军,战果丰硕。说起这段经历,萧老难掩自豪之情。

  那是在第五次战役期间,炮兵团按照上级指示向朝鲜的金化以南前进,准备和60军180师合力阻击敌军。担任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的萧模林临危受命,接替一位住院的战友兼任2营5连代理指导员。

  萧模林带领战士们星夜兼程,奔向预定位置协助作战。然而到了预定地点,炮兵团得知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180师有特殊情况,无法及时赶来作战,炮兵团立刻向金化地区转移。在缺少步兵掩护的情况下,炮兵后撤难上加难。萧模林带领战士们利用茂密的森林和夜色作掩护,在公路两旁构筑工事,准备按团首长指令与在此防御的15军45师阻击敌人。

  “第二天快中午时,有位战士听到了隆隆的声音,跑来告诉我们做好防空准备。”凭借多年的作战经验,萧模林没有仓促应战,而是拿起一根小树枝,一端插进地里、一端贴着耳朵听。“听到地里的隆隆声我就知道,肯定不是飞机,而是敌人的坦克要来了。”萧模林立刻指挥战友向来路调转炮口,准备迎敌。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6辆美军坦克沿路开来。随着声声炮响,路中间的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天多,其间敌军又是呼叫空袭,又是请求火炮支援,据战史记载,光是2营的阵地上就落下了500余发炮弹。但萧模林和炮兵团的战友们沉着应战,截至友军接防,炮兵团以伤亡十余人、一门火炮损毁的代价,歼敌1000余人,击毁坦克一辆。战后,萧模林所在的二营被荣记集体三等功。这场战斗后来还被解放军炮兵某师作为经典战例,收进了军事教材。

查看余下3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