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鹤元:初探中共党史上的一次“凤凰涅槃”——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
一、前 言
拉开历史的帷幕,我们看到1856年的太平天国已据半壁江山达到鼎盛时期,但建都才三年却爆发了“天京事变”(今南京)。虽因翼王石达开起兵靖难,解天朝之危,“提理政务”,加之陈玉成、李秀成等卓越将领崛起,天朝元气大振,但三年之后,一蹶不振,八年之后,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纲领最完备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以失败告终。
1922年6月16日,孙中山依靠打败旧桂系军阀统一两广的老同盟会员粤军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化妆逃到珠江永丰舰上,两广沦陷而逃亡上海。时隔三年,在中共帮助下重新崛起,国民党得以成功北伐,却又被党内新军阀蒋介石、汪精卫彻底葬送,共产党惨遭屠杀被迫转入地下。
上述两场革命都有其辉煌胜利的时刻,也都因革命阵营内部发生自相残杀的斗争而使革命转入低潮;虽经努力重整旗鼓,形势逆转,但最终还是失败,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而98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站起来,历尽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白色恐怖下,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创建了12块苏维埃根据地,然而一场第五次反“围剿”和湘江之役的惨败,使土地革命形势跌入谷底,党与红军面临灭顶之灾;但经召开遵义会议之后,没有像上述两次革命重新崛起后再度重蹈覆辙。党不仅带领近3万红军完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且历经14年英勇奋斗,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改变为具有社会主义主导因素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中国。
在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上,能使濒临绝境的革命政党和武装力量得以凤凰涅槃的“会议”只有遵义会议。这是为什么?又为什么会在贵州遵义召开?它对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重点。
二、遵义会议前的历史背景
自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国民党背叛革命投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挥起屠刀,使数十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中。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武汉中共中央紧急召开结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八七会议①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根据会议精神,全国的农军、工人赤卫队、国民党军队中的共产党员纷纷组织起来,主动拿起武器有计划地发起暴动、起义。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还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广州起义等。十多次从南方到北方的武装起义暴动,声势浩大,但都以攻占大中城市为目标,终在强敌进剿面前失败,革命仍处于低潮。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