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观

2021-04-09
作者: 汉江墨客 来源: 廿一世纪新青年

  迷茫,是现在大学生们普遍的一种感受。在近乎放养式的学习环境下,大学四年仿佛学之无物,只为混得一张文凭。毕业时,是考研继续深造,还是考公务员拿个编制,又或者在社会上就业,拿捏不准,于是便听从家长、老师等过来人的建议,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如此被动的选择很难说为当事人所情愿。别人安排的道路不喜,自己选择又没有方向,于是十分迷茫。在本科率不到5%的中国,大学生依然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只不过这个身份可能在经济上已经带不来很明显的优势,拿两三千工资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因此普通大学的本科生早已没了父辈时的骄傲,沦落为纯粹的打工人。带我的法官在聊天时就跟我说:“两千块钱能招到什么人?一个法学生,可以给你写文章,给你干杂务,给你开车。”马克思就在《资本论》中说,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无产者是一种不幸。

  这种状态使得大学生除了迷茫之外,还多了一种情绪一—焦虑。工资赶不上通货膨胀,赶不上生存成本的提高,甚至时刻面临失业的风险。所谓的奋斗迟迟得不到正反馈,导致“丧文化”流行起来。有句话说:“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那还努力干什么,反正也比不过人家。”若只限于此,情况还不算严重,毕竟就算比不过别人,好歹有口饭吃,可以当个“三和大神”。但现在就是同一碗饭,很多人争抢,名曰“内卷”。内卷加剧了大学生的迷茫和焦虑,我在B站上已经看见不少关于求学、公考、工作上疲惫委屈的视频了,每个视频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播放量,说明这些感受是大家普遍都存在的。有的大学生承受不了种种压力,甚至选择了自杀,其中不少还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作为旁人,我们无法得知这些放弃生命的青年生前最后一段时间经历了怎样的压力、挣扎和绝望,因此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他们的选择。只是我一直信奉一句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哪怕是卑微地活着,至少也有咸鱼翻身的可能。客观环境我们暂时没有能力改变,只能改变自己对待困难和挫折的心态,换句话说,要有健康的人生观。

  说起来,我也是个标准的loser,如果那些高材生都认为没活路没希望的话,那我这不入流的本科生的世界更没有什么光明可言。作为一个法学生,法考没考过,考研也没考上,连英语四级都过不了,填简历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履历乏善可陈。但自认为还不至于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一个人活了二十来年,不可能没有点发光发热之处,只是自己没发现而已。

  去年11月中旬,我和三位朋友一起制作的流行红歌《共运归来》在B站和左翼文化圈内取得一定反响后,便试着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一些评论性的文章,五个月来也有了近三千的读者。虽然不多,但至少说明写的文章还是能引起一些朋友的共鸣的。写作是现代人的必修课,写得一手好文章也是个能力,这需要较多的阅读量和写作训练加以培养。写作这件事情,应当追溯到我读初三的时候,当时遇见一位很亲切的语文老师,她要求每位同学每周都写周记,并且批阅不是走形式,每位同学的周记她都认真的写评语。在她的鼓励下,我写作很勤奋,是班上少数坚持写周记的同学,初三一年光周记的文字量就写了有七八万。这对于我这种能力平平的农村学生来说,算是个不小的成绩了。如果将来有一天有幸在写作方面有所造诣,都要感谢我初三的语文老师。

  只要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就没必要羡慕别人的生活。要知道你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可能在羡慕你。和我一起在法院当书记员的同学,她通过了法考,但一块吃饭时她说,“你的大学才叫大学。”我问为什么,她说:“为爱情疯狂过,做过兼职,还有个小有名气的公众号。”我就说,“这些都是瞎胡搞,我还羡慕你呢,过了法考,不用再为考试操心了,将来换工作也简单。”

  按部就班地完成人生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件极好的事情,因为我们不难发现一旦没有完成,付出的代价会很多。看着身边的同学都考上研究生,考上公务员,多少会有些落差感。但一时的挫折未尝不是件好事。首先经历过失败,至少心智会更加强大。一些硕士生、博士生不堪压力自杀,虽然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总觉得是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弱了点。从小到大都待在学校里,没有受过社会的毒打,没有经历尔虞我诈,一帆风顺的,结果遇到点小风浪就受不了了。我很喜欢一句话,“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回望我们的人生,总是经历过一些难熬的时候的。比如没考上理想的学校,失去心爱的恋人,被老板开除等等,但现在再去想,了不起也只是一声叹息而已。再大的事情,经过时间的冲刷,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次,做一些辛苦点的工作,也利于巩固无产阶级的立场。我个人的小资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以至于在很多事关阶级的问题上,充其量只是站在“同情者”的角度看问题,还不能自觉地站在无产阶级的一边。那么在年轻时候早点经历无产者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很贫穷,他如果想致富,凭他的才华只需要对统治者妥协一下就够了,但他就是不愿放弃原则。也许是马克思觉得如果作为一个富有的资产者,很难做到与无产阶级感同身受吧。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没有经历过赤贫,没有经历过底层苦难的人,是绝对难以理解底层的思想的。这样的没有体会过人间疾苦的人,怎么可能全心全意或者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呢?你都不能理解有的女孩只买得起一块钱一包的廉价卫生巾,母亲会为了孩子遗失一张五块钱地铁票而打骂他,司机会为了两千元的罚单而自杀……

  “常闻之事,可以为鉴,习见之物,足相发明。”凭着个人能力,奋斗几年,改善生活问题应该不大,但我相信,最宝贵的经验和最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一定是由这几年贫穷的、委屈的、难熬的经历造就的。

  追求财富,无可厚非,毕竟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只有在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后,才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经营更高尚的事情。但只以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人生的价值,也不太妥当。个人奋斗,或许可以给自己带来富裕的生活,但这种奋斗如果不与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它就只囿于个人的享乐,如过眼云烟不被历史铭记。我的想法就是,工作只是用来糊口的,写文章才是我最大的价值所在。如果我写的文章或者说歌词能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有所裨益的话,那过得清贫一点又怎么样呢?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说:“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一个人若有超越于单纯物质享受的高尚追求,很难说他不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也很难说他的人生没有价值。这种追求,我们称之为信仰。所以我这一生不求别的,但求所得能满足生存,求文章有补于社会,求墓志铭上能被后人写上一句:“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辈子,就没白活。

  马克思和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人生价值的论述,足以作为本文的结尾,我认为终我一生也难以写出这样伟大的文字: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