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一百年,怎样把科学交给人民
“中国的四万万人,差不多有三万九千万是迷信家。迷信鬼神,迷信物象,迷信运命,迷信强权。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这是科学思想不发达的结果。”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这样写道。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文盲率高达80%。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
百年间,科学的旗帜是如何飘扬起来的?
9月11日起,作为2021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一部分,中国科学技术馆设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科普展”。该展览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承办。它以时间为顺序,分四个篇章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开拓科普事业的百年历程。
用一口井破除迷信
让科学造福人民
成建制的科普工作,是在瑞金时期开展起来的。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对着一口井的照片,讲了红井的故事。
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从江西瑞金的叶坪村迁到沙洲坝。住在沙洲坝的居民,一直以来吃的都是又脏又臭的塘水。他们迷信风水,当地流传着沙洲坝是旱龙爷地盘的说法。所以,居民们宁愿喝脏水,也不敢得罪“龙王爷”。
毛泽东看到这种情况后,干脆带领大家为老百姓挖了一口井。他说,你们信风水,怕得罪旱龙王,我不怕,如果旱龙王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算账好了!
这就是后来的“红井”。有了井,当地居民终于结束了祖祖辈辈挑塘水的历史。
【中国科普研究所供图】
王挺说,这口井贮满清泉,也贮满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深情厚意,成为共产党“让科学造福人民”的见证和精神传承载体。
当时的医药卫生科普,也是为了民众健康。1933年,担任前敌总指挥的徐向前亲自编写了《简略卫生常识》,提出了八项卫生注意事项。在中央内务部与军委总部联合编印的《卫生常识》一书中,明确提出:“为减少苏区革命群众的疾病与痛苦,加强我们的战斗力量,必须使一般工农劳动群众了解普通卫生知识,加强卫生工作。”
后来,科普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940年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的成立。毛泽东指出:
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所以每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
王挺表示,曾在延安呆过的老人回忆,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同,延安其实是一个“先进”的地方。报刊在做科普,科技团体在做科普,知名的科技工作者,也在延安积极开展科学大众化运动。
“双法”让高深数学走下神坛
把科学交给人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