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评《汤姆叔叔的小屋》:除了肤色,一无所有!


  01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作家斯托夫人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曾被多次拍成电影,八十年代在中国作为译制片上映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冯·劳德瓦尼执导,欧洲多国联合摄制的版本。

  这是一部令我印象极深,看了之后辗转难眠的作品。

  影片的序幕,是林肯总统在歌剧演出前接见斯托夫人,对她说:“您就是那位写了一本书,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但林肯不旋踵就被暗杀在剧院包厢里了。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象征,它标示了种族问题在美国的严重程度。

  1861年爆发的南北战争,死亡人数达75万之多,这其中还不包括40万以上的受伤人数和其他不计其数的平民伤亡。

  美国在这场内战中的伤亡总人数,超过了它参加的历次对外战争,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伤亡人数总和。

  林肯总统不过这场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真正结束的南北战争的又一位牺牲者罢了。

  02

  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仍然无法摆脱影片给我带来的窒息感和压抑感。

  在影片中,也是在真实的历史中,黑奴在白人奴隶主的世界里是牲口,可以买卖,可以杀害,可以使唤,也可以践踏。

  在奴隶市场上,奴隶贩子根本不顾及身为母亲的女黑奴的苦苦哀求,把她和孩子分别卖给不同的买主;

  奴隶主把敢于顶撞他、有自主意识的黑奴,捆起双手拖在马后,要把他活活拖死;

  奴隶主可以随意强奸自己看得上眼的女黑奴;

  奴隶主甚至可以随意指认无辜的年轻黑奴为凶手,不经过任何调查、审判程序,就当众将他吊死。

  影片中的白人奴隶主“魔鬼”利格里说,黑奴可以有的权利是悲伤,他们可以尽情地悲伤。

  有人道情怀的白人奴隶主圣克莱尔准备解放自己的黑奴,但被“魔鬼”利格里暗杀,本来即将获得自由的汤姆叔叔和其他黑奴,反而落到了利格里手里。

  汤姆叔叔带领黑奴唱起了雄浑的《密西西比河》,“魔鬼”利格里从中听出了黑奴的控诉,但没有制止他们,因为利格里也深知自己的行为形同禽兽,只是没有勇气面对罢了。

  《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原著出版于1852年,从道义上否定了奴隶制的正当性。九年之后,血流成河的南北战争爆发,所以才有了林肯对斯托夫人说的那句话。

  《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废奴运动中所发挥的动员作用,有点类似《白毛女》在中国解放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区别在于,《白毛女》歌颂并且鼓励了被压迫者的斗争与反抗,而《汤姆叔叔的小屋》却重点突出了老黑奴汤姆的善良、无辜,以此反衬奴隶制的反人性。

  03

  当年看《汤姆叔叔的小屋》,沉浸在对黑奴的同情和对白人奴隶主的痛恨中,但对奴隶制给黑奴以及美国社会造成的创伤,并没有做更多的思考。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