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关于土改的政治与经济含量——后革命的解释路数是如何遮蔽政治的
一些还肯定中国革命及其精神遗产的人,也往往会选择忽视革命进程的阶级政治内涵,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革命解释权“长期旁落”的结果——这个1980年代兴起的后革命解释路数选择以经济遮蔽或者淹没政治内涵,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如何理解和解释中国革命,本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斗争领域。如果不能够从这里完成思想突围,就很难如其所是地理解革命的精神遗产,也很难理解真正的毛泽东思想。
具体到土改问题上,很多人就往往过分突出其(土地等)经济资源再分配以及平等内涵,忽视了组织农民群众进行斗争,并据以进行新的领导权建设的更重要方面。应该说,无视土改过程中间的领导权建设内涵,或者彻底抽掉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要以“劳动群众的政治领导权”为基础,都是基于后革命解释而形成与毛教员的不同政见。无视领导权的存在及其运作要求,反过来会彻底抽掉毛时代的解放政治内涵,诸如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问题,都会给予彻底否定,这些应该说都是一个系列的告别革命策略——否认革命政治的内涵然后说革命政治都是空想,从来没有实现过也永远实现不了。
如何理解土改的政治含量?
土改的政治含量大于经济含量,透过土改去组织群众(组织在农会里,选择得力的干部)和觉悟群众(讨论谁养活谁),在政治上提高一些人同时压低另外一些人,实现组织和舆论优势的转换;基于分田分地的资源平等,确实事关每一个人,足以吸引人们的高度关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毛教员说分田没有什么奇怪麦克阿瑟和拿破仑都分过田,共产党最大的不同是拿分田进行彻底的群众组织与动员工作,此后,群众的大多数有了方向性和选择性——知道了谁跟谁好、应该支持谁,这个才关键。
土改之后,农村系列的重大政策,例如统购统销与合作化,都对农村中间的富裕群体不利——彻底断掉了他们沿着旧有的通道上升为地主富农的可能,但是,土改时期确立的乡村权力结构和舆论优势,自身就有足够力量抑制这部分潜在反对力量,故土改后农村政策的推行相对顺利。
大体而言,透过工作队领导的群众性斗争,确立了劳动群众的政治领导权,这个领导权一定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起来,改变一盘散沙的状态形成组织优势,二是需要进行观念权力的颠覆——此后有利于大多数人而不利于旧统治者。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就是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所在,也是新的领导权代替旧领导权起作用的地方,还会为新的社会改造提供动力和能量。
在颠覆观念权力方面,存在着多个梯度的进步空间:最低限度是重新定义好人与坏人——斗地主中间也往往会出现道德揭穿和批判,中间状态是确立新的价值观——逐步走向好坏对错以新的标准来判断——最初阶段要重新设立大多数人都接受的“肯定清单”和“否定清单”,最高层次则意味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出现和起作用——这大体上相当于毛教员所说的“政治战线与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接近完成时。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