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国际形势:为什么说20年代的暴风骤雨还在后头?
(一)
拜登是面子,特朗普才是里子
有读者私信说,“有些左边儿的人热衷于窝里斗,对外没有韬略,没有功能,自信又自满,对国家有一些危险,需要改变”——有偏颇之处,同时也有一定道理。虽然我们坚信目前情况的变化,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变化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改变内部劳动与资本矛盾的社会主要矛盾地位,但是,近年来——说白了就是2010年代中期,或者说2015年左右以来,国际形势包括西方国家内部的政治形势和整个世界政治形势确实发生了,并且仍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即显性化的变化。换句话说,特朗普时代的“疯狂”,在奥巴马甚至更早的世纪初就已有迹可循,特朗普这个“疯子”的出现,他的赚足世界人民眼球、成为“顶流”不过是世界资本主义这一波内向化趋势的公开化表面化罢了。
拜登只是面子,特朗普才是里子。
借用西媒一句话:拜登统治的,是特朗普的美国。
(二)
今天尤需向列宁致敬
从这个意义上讲,特老头确实“虽败犹荣”,毕竟稳稳地立在历史舞台,比继续坐在那个什么总统宝座上要“荣耀”多了。只有思维上的庸人,才会以“谁”在位来断定这是“谁”的时代。
所谓“特朗普时代”意味着,主要意味着:全世界资本主义都进入内向化阶段了,前一段自由主义玩完了,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开始抬头,“民族”“国家”叙事在各国都加深了。确实像历史上走向“一战”一样,因此我们说当前时代越来越跟列宁面对的世界历史时代相似。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右翼民粹派登台,本身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没有对立的主要大国之间的核武器恐怖平衡,早就打起来了。有人怀疑列宁“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论断的现当代价值,事实上,只要看看“二战”是怎么样由帝国主义者中的极右翼即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的,只要看看“二战”以来美国又打了多少仗,只要看看日本那样的“二战”战败国居然是由右翼大党长期执政并不断侵蚀“和平宪法”的基础,只要看看当今世界的局部战争和准战争事态是怎样地不停息,他就不难明白:帝国主义不意味着战争,难道还能意味着和平吗?
我们今天,尤需向列宁致敬。
(三)
中西方社会历史运行逻辑的相通性
有趣的是,中、西方都是2015年前后开始民族主义强硬化的,在西方集中表现为2016年特朗普的当选。这表明,自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推动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史”以来,特别是70年代末某东方大国开始“融入世界”以来,中西方社会历史运行的内在逻辑已经是相通的,而且越来越相通。也就是说,各国愈发汹涌澎湃的民族主义情绪表面底下,恰恰是什么呢?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全球化,特别是80、90年代东方某大国加入西方资产阶级主导的新一波全球化以来,中西方社会历史运行的深刻的逻辑同化。毛主席在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开篇所谓“顺便提一下”的“人类进步的远景的问题”,虽然“顺便”,但决非可有可无的等闲之笔,体现的是他马列主义的国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