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一份《决议》的诞生是不容易的……
1
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正式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是党史上的第一份针对史实记述与人物评论,做出自我定论的决议;也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党史经验作出系统总结,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
《45决议》总结了党从1921年成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特别是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至1935年遵义会议这一时期,正反两方面的斗争经验。
尤其,《决议》对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了盖棺定论的总结。
这份《45决议》最重要的一个政治成果、也是历史成果,就是从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
《决议》在第一段就鲜明地指出:“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人类最高智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极复杂、斗争极困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
《决议》在最后又满怀信心地指出:“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这份对毛主席领导地位和理论正确的绝对自信,宛如一道石破天惊的长虹贯穿整个党史,直到今天依旧光耀东方。
自这份《45决议》为立,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可以去推翻毛主席在我们党百年历史中无可争议的领袖位置。
不论是逝去的毛主席本人,还是永远活着的毛泽东思想,以1945这份《决议》为奠基,毛主席于史册中的形象正式被具象化。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45决议》中的话术,绝不是一般的口号,而是全党全军发自内心的共识。
《决议》从1941年酝酿到1945年最后通过,前后历时四年多的时间,贯穿了延安整风的全过程,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伟大产物。
因而,谈《45决议》就不得不谈延安整风。
2
1941年10月13日,当时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决定组织“清算过去历史委员会”,由毛主席、稼样同志、弼时同志、康生同志、彭真同志五人组成。
委员会以毛主席为首,委托稼祥同志起草文件,文件名称为《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委员会领导路线的结论》(草案)。
但是,正是由于当时全党还没有开始整风,党的高中级干部还没有集中学习和研究总结过去中央领导路线的是非问题,认识上还有相当的局限性。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