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精彩的辩论:“纯左”VS“民左”
发言者(以出场先后为序):马卓老田mary小武冷眼吴铭(青年)徐戬万骏余小多哥伦布DY Soap南渝霜花 李斌
马卓:萨米尔•阿明和沃勒斯坦虽然都反对剥削压迫,但从来不提消灭私有制,甚至否定马列毛的阶级斗争及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理论,就这还被西方理论界认为是“激进思想家”。
老田:你读过阿明几篇作品,就这么断言?怎么感觉他所有的作品,你都读过似的?你确信这是真的?
马卓:话说不读完“所有的作品”,就不能评论两句吗?
老田:很奇特的是,你们天天反对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国家,但是,连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工作,都不愿意矮下身段去做,而依据马克思的认识,需要就此去进行生产关系分析帮助劳动者认清自己的处境和未来,从自在走向自为,你们那么左那么革命和纯左,连这个第一步的工作都不愿意做呢,难道预备在群众普遍觉悟之前,用你们的口水战威力彻底消灭阶级敌人还是咋的?
阿明至少,毕生都工作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事业中间,虽然西方国家没有出现下一步的形势,但他的观点和结论还是很清晰,怎么到了你们那儿就不够纯左了?
Mary:学习了一下,但木有看到证明他的评论是错误的论述哈。
老田:如果真的如你们所言,到了对抗性不可调和阶段,很显然,马克思所做的工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不过是一种劳动者的“客观境况”揭示,还不是支持改造世界的动能,就真的有点缓不济急了,不够纯不够左了;那就应该进列宁和毛教员的视野里,追求一种新的领导权去改造旧世界了——领导权才是真正的革命起点,把旧社会剥削压迫造成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这样才能够推动历史前进。
这个方面毛教员的思考,已经达到了管理层面的实际操作水平,他的阶级分析或者认识起点,不再拘泥于静态的阶级分析或者结构分析,而是结合劳动者对“客观境况”的主观体验,毛教员的阶级分析是从这个感性认识起步,去追求理性认识的。换言之,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得到的客观境况揭示,还是不是社会势能,结合了劳动者的主观体验而形成感性认识,才是对社会势能的描述和测度,在这个基础上才会产生与动能创造相关的理性认识,只有新的领导权得以形成才是推动革命的动能。
你们这帮子纯左,连严肃认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都不愿意做,拒绝呈现劳动者的“客观境况”分析,然后更不考虑社会势能如何测度和理解,更不考虑与感性认识顺畅交流促成普遍觉悟的新状况,然后,就自居纯左,难道纯左就是喊着革命的口号,不关心客观境况揭示、不关心社会势能及其转化过程,梦想拿口水淹死一个阶级的超人?那你们这么能干,早就超过了马列毛了呀,至少他们的落后认识,对你们也毫无指导价值了呀,还引用语录干啥?是不是太给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