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复何新——不由人不怒
关于中国人手里的迷元是不是废纸,我已经写过几百篇文章进行认证,也说服了很多人,但何新例外。
有些人是靠着把道理讲明白,获取别人的信任;而有些人呢,则以把别人绕晕头,以获取别人的信任。何新属于后者。
一
何新旧文重发。他说,凡说中国手里的迷元是废纸的人,“不是蠢就是别有用心……那么,我们看看,究竟是谁“不是蠢就是别有用心”。
何新问:“为什么上世纪50、60年代,中美关系处于极端敌对状态,中国却极度希望得到迷元,为此,中国成立了多家外贸公司,尽管自己粮食不够吃,仍然出口各种实物(食品),换取外汇(迷元)。”
何新这个荒唐的观点,大约去年11月就提出过一次。我当时曾经给写文章说,新中国上世纪50、60并没有极力希望得到迷元外汇(可搜索《学术混大》一文,那篇文章无法重发)。但何新显然是没有听到,或者是没有当回事。为避免老何误导读者,我这里再次说明。
论证自己的观点,所举的历史史实不能出错,尤其不能颠倒事实,不能有硬伤!基本事实都搞不清楚,那么背后的道理自然也搞不清楚,自然会错误百出。
上世纪50、60年代,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中国地极度希望得到迷元……何新你不了解这段历史,或者你故意说谎!你说中国那时极度希望得到迷元,那么,中国要迷元有什么用?当时有美国为首联合所有新旧殖民主义者搞了个大名鼎鼎的“巴黎统筹协会”,严格对中国禁运、制裁,冻结中国资产。中国即使有迷元外汇,又有什么用?中国根本就买不到美国的商品!那么,中国凭什么还“极度希望得到迷元”?有什么道理?此其一。
其二,中国成立了许多外贸公司,自己粮食不够吃还出口换取迷元。何新,你胡说八道,毫无依据。你不了解这段历史。
中国的确是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早在1952年莫斯科经济会议上,就和英国、法国等开展易货贸易。这是真事。中国1956年搞对苏广州出口贸易博览会,结束后,会展不撤,1957年春天,继续和西方英、法、日本等国开展广交会。这是广交会的来历,你应该是知道的,我相信读者也基本上都知道此事。
为了证明那时中国“闭关锁国”,这段历史主流是不愿意提的。
由于中国人民币尚未取得在对外贸易中的结算权、支付权,所以,这时,中国的出口贸易是用英镑、法郎、西德马克、日元等结算!即中国对外国出售的商品,接受英镑、法郎、西德马克、日元等外汇,但是,但是,但是,中国有一条规定,就是不收迷元!不收迷元!不收迷元!
所以,并不存在何新所说的“中国极度希望得到迷元”这种事!
中国外贸中拒绝迷元,其理由有四:一是美国对我制裁、禁运、冻结我迷元外汇资产,我当然不接受迷元的结算权、支付权,这也是对迷元信用的打击;二是我收迷元外汇,因为美国仍对我制裁、禁运并冻结我账户、没收我海外资产,迷元对我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的用处;三是中国出口用英镑、法郎等外币结算,实质上是支持了这些国家货币的信用,有利于将这些国家从迷元的霸权之下解放出来。这些国家当然高兴。
在这个问题上,何新你要么是信口雌黄,要么是别有用心、故意说谎!
在人民币未取得计价权、结算权、支付权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接受英镑、法郎、马克、日元等货币的计价权、结算权、支付权。但是,由于这些外国货币汇率不稳,经常发生危机,所以,我们严格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尽快用这些货币购买这些国家的商品或者黄金,以免贬值造成我方损失。所以,我国并未将这些外汇当作什么财富!当然也可能是中国人民币的价值、国际信用的担保。相反,由于外币贬值,这些外汇,甚至是一种负担。为避免这种负担、这种因外币贬值造成的损失,我国尽量争取人民币在对西方国家贸易中的计价权、结算权、支付权。1970年5月份广交会上,中国对英国、法国、西德、瑞士等四国提出,中国出口商品用人民币结算,中国银行开展人民币和这些国家货币的兑换业务。这些国家虽然不情愿,因为中国人民币并不和黄金挂钩,属于“软货币”,但是,考虑到中国物价极其稳定,它们纷纷同意人民币结算、支付。(参见1970年5月18日《参考消息》,《中国银行行史》有关内容)
二
何新说今天把中国手时的迷元外汇当作废纸的人,“此辈完全不懂经济循环是怎么回事,金融信用是怎么回事!”“迷元之所以被全世界追捧,因为迷元是当今唯一可以在全世界流通和兑现的国际货币,是唯一国际上公认和被各国普遍接受的硬通货。”
老何,你不要搞“收费问答”了,你的这篇文章,美国给的钱,应该够你在北京二环内买三个四合院的。你要那么多钱干么呢?
第一,迷元从未被全世界追捧过!只有美帝国主义的那几个奴才、走狗,才追捧迷元。举几个例子:中国的蒋介石追捧迷元,南朝鲜的李承晚追捧迷元,南越的伪政权追捧迷元。你听说过毛主席追捧迷元吗?毛主席连苏联的卢布都不追捧。中苏贸易,是政府间贸易,后来以瑞士法郎结算而不是卢布结算。你听说过斯大林追捧过迷元吗?你听说过社会主义国家追捧迷元吗?没有,因为:一是他们要迷元没有用,二是他们不会用自己国家商品出口、市场主权出卖为代价换取迷元,三是他们不会愚蠢到用自己的商品出品迷元结算支撑迷元的信用和霸权。所以,他们努力摆脱迷元枷锁,决不会“追捧”迷元。
铁一般的事实表明,上世纪70年代,连英国、法国、西德等欧洲国家,美国的铁杆奴才,都拒绝迷元。美国媒体报道,欧洲的乞丐拒绝迷元,好像迷元上有病毒似的。哪有什么全世界都追捧迷元的事实?不了解历史,不要乱说话,招人耻笑。
迷元自从二战后到1976年教员仙逝,根本没有什么霸权,或者说,迷元那时的霸权,仅仅限于日本、南朝鲜、中国台湾、拉美、非洲等若干奴才国,并不是什么世界性的霸权,甚至其霸权难以涵盖西欧。尤其上世纪70年代,迷元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货币,并不是什么世界货币。
中国的3万亿迷元外汇储备,连废纸都不如,仅仅是一串数字,仅仅是美国诱骗中国的一个诱饵!是让中国患得患失、进退失据的工具,是欺骗中国的道具,是人民币发行权旁落于华尔街金融寡头的铁证。既不是国力的体现,也不是财富,而仅仅是愚蠢卖国的证据。这才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何新说,“迷元之所以有用,第一是因为它具有国际商品的购买力。可以购买原材料、能源以及农产品包括粮食。”“难道中国那么此后难道中国不准备再在国际上购买原材料或者一切商品了吗?这是一种多么荒唐的论调。”
这是典型的只会看现象,不会看本质,让人大跌眼睛。
我们要夺回的是人民币的结算权、支付权、计价权!即人民币的这些主权。用人民币不可以购买原材料、能源、粮食?中国和俄罗斯达成用人民币-卢布结算的协议、不再用迷元和欧元结算,你能理解吗?中国从伊朗进口能源,需要用迷元结算?伊朗已经被美国不择手段地制裁、冻结、禁运,它要迷元何用?干么偏偏要用迷元支付呢?昏头了吗?
迷元毫无信用保证,引入迷元外资、储备几万亿、出口用迷元结算、不惜开放市场迎接迷元、保护迷元投资,这是受骗上当的行为,是用中国的生产、资源、劳动力、市场,支撑了迷元霸权!这才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你作为一个所谓经济学家,应该明白这些常识性的道理。
外汇储备那么多,就是个冤大头,应该尽早花光,争取人民币的结算权、支付权!我倒是担心根本花不出去!你给我说说,怎么花出这些迷元外汇?你没有办法!只能编造诸中人民币国际化的依据、人民币的锚、人民币信用保证之类的谎言,把这些外汇砸在自己手里,免得给迷国人造成负担。
三
“尽管近期以来国际原材料能源价格在一路上涨,但只要外汇储备仍然在不断增长,那么就不怕国际物价的上涨。因为水涨船也高。”
你昏头了吗?中国的迷元外汇,是出售劳动、商品、资源和市场主权、金融主权、货币主权换来的,而且定价极低。原材料涨价,意味着中国手里的迷元缩水,购买力越来越弱!是中国的损失呀!此时迷元外汇储备越来越多,只能说明损失越来越大呀!怎么可以说是“水涨船高”?“水涨船高”是这么用的吗?你是不懂汉语,还是不懂贸易?
“如果中国以后停止出口,停止用商品换迷元,也就意味着让现有的外汇储备坐吃山空,不再增长,直到花光。”花光这些外汇,不是很好吗?换取了商品、劳动、资源、技术,节约了自己的劳动、商品、资源,省去了科研的环节,哪不好?不比保存这些废纸强万倍吗?你不想花出去,你要这迷元干什么?
何新说,“第二,由于中国的货币制度,迷元实际是人民币发行量不断增长的担保货币,价值及国际信用的担保物。”
这叫什么狗屁制度?中国人民币发行数量、中国人民币的价值、国际信用,居然要以迷元外汇储备为担保?中国有巨量的商品生产、出口,为什么不用中国的工业生产和出口直接但保人民币的信用,居然先出口商品、出卖市场主权、金融主权换取迷元外汇,然后再以迷元外汇为担保才能增发人民币,干么绕这么一个大弯子?混账了吧!
只要中国出口用人民币结算,凭着中国巨大的商品生产,就可以直接但保人民币的发行数量增加、担保人民币的价值、担保人民币的国际信用。这个道理不复杂吧?而且,以商品出口担保人民币的信用、价值,不是比用毫无信用的迷元担保人民币的信用价值更加直接、更加实际吗?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为什么非要以极低的成本、市场主权、货币主权损失为代价,换取毫无信用的迷元外汇,再用这毫无信用的迷元来担保人民币的价值、国际信用?这叫塔娘的什么道理?
四
何新说,“美国和西方国家现在所希望的事,就是削弱中国国际贸易的强势出口地位,阻止迷元和外汇大量流入中国。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国立即关闭国门,闭关锁国。”
放屁!当年鸦片战争,英国人打过来,签订南京条约,是希望看到中国闭关锁国吗?当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火烧园明园,签订条约,是希望中国闭关锁国吗?当年法国鬼子打中国,割占越南,是希望中国闭关锁国吗?日本鬼子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是希望中国闭关锁国吗?八国联军打过来,是希望中国闭关锁国吗?难道这些侵略,不是为了打开中国国门,迫使中国开放吗?历史,不是这样的吗?
撒马尔罕峰会刚刚召开,迷元体系即将瓦解,何新,你此时讲这种缺乏常识的话,不怕暴露吗?
究竟是谁“非愚即坏”?
突然想到,今天居然是“九·一八”事变91周年!血迹,还没有干呢。
【文/吴铭,红歌会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