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毛主席这样评《水浒》
47年前的今天,1975年8月14日凌晨一两点,刚做完白内障摘除手术没多久的毛主席,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卢荻讨论了关于中国古典小说《水浒》的许多问题,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至今依然深刻影响着中国文艺批评领域和历史研究领域。
毛主席首先承认,他在武汉的一次会议上曾经说过《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但卢荻依然困惑地问:《水浒传》第十九回写底层出身的阮小五在船上唱歌,不也有“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吗?
毛主席则斩钉截铁地说:这绝不是阮小五说的话,这是后人加上去的,并希望卢荻读《水浒传》时要注意分析。
接着,毛主席发表了一段影响极为深远的谈话:“《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毛主席说: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三阮是反皇帝的,李逵、吴用、鲁智深、武松是要造反的,是好的,是不愿意投降的。
毛主席说:千古尽是不平事,压迫太深,所以要反抗。
毛主席还说:鲁迅先生评《水浒》评得好。鲁迅在《流氓的变迁》中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毛主席的这些评价,感觉振聋发聩,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还是国学大师、史学大家和独到的文艺批评家,我们在领略他的高屋建瓴和目光如炬之后,也让我们更深入理解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本来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宋江篡权后,一面口中继续高喊着“晁盖哥哥”,以笼络人心;一面又聚集起了卢俊义等走招安投降路线的上层统治集团,实际上修正了“晁盖主义”,摒晁盖于一百单八将之外、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打压排挤真正的革命派,最后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走狗!
想一想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干的那些蠢事吧,他一方面继续以马列主义的继承者自居,一面又发表秘密报告攻击被自己当成“父亲”斯大林,同时还对波兰、匈牙利、捷克进行武装干涉,对资本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和官僚资本主义友好,对真社会主义国家和劳动人民群众敌视,做了许多帝国主义反动派想做而做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