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雷锋傻,那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崇高

2022-03-05 6656 1
作者: 新青年2020 来源: 新青年2050

  生命只有22年,去世已半个多世纪,雷锋是谁?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

  有人认为雷锋就是“圣人”,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也有人将“雷锋精神”简单地理解为“助人为乐”。

  其实,“雷锋精神”绝不仅仅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其本质是“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

  1960年11月15日,雷锋在日记中写道:

  “我出生在一个很贫穷的农民家庭,我父亲靠给地主当佃户来维持一家半饱的生活。终年辛勤地劳动,到了新年初一,全家5口人有米不到半升,哥哥只好领着我出去‘送财神’,点饭回来吃

  抗日战争时期,我父亲被那毒辣残酷的日本鬼子打死,全家无法生活,哥哥只好到机械厂当徒工,妈妈抱着我那3岁的小弟弟,带着我去讨饭

  1946年的春天,我哥哥在工厂走手指被机器轧断,脑袋被撞破,鲜血染红了里外的衣裳。厂主哪管这些,把我哥开除,无钱治,不久就死去了,我那幼小的弟弟受不住那种生活的折磨,同年冬天活活地饿死

  我妈被无耻的地主强奸后,被赶出来,我可怜的妈啊,被迫自杀……”

  ▲《苦难的童年》

  雷锋苦难的童年,是千千万万生活在旧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就是这样一个苦难的旧中国,有极少数人的十里洋场,歌舞升平,却是极大多数人的食不饱腹、衣不遮体!

  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不能理解雷锋的所做作为,甚至把雷锋说成是愚忠和被“洗脑”的典型。

  张恨水在《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中,将民国描绘成“经济自由”、“社会开放”、“文化发达”的天堂,成了无数民国粉心中的经典。

  书中的民国有黄包车,女人们开叉的旗袍,有弄堂雨巷、家短里长,甚至已经有了煤气、电灯、自来水,抽水马桶和电梯。

  文人雅士们的消遣除了麻将、高尔夫,还可以去青楼买醉。

  租界里动不动会搞“花国选美”,妓女们浓妆艳抹、争芳斗艳,冠军居然叫“大总统”,还要在报纸上大肆宣传。

  对于极少数的上层人士而言,民国,是天堂。

  他们不仅生,而且生活的很好。

  但是,有些人的盛世,是更多人的荒年。

  雷锋和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那剩下的99%,他们食不饱腹、衣不遮体,还要时常被地主劣绅压迫。

  当时有一本书《黔滇川旅行记》,里面记录了作者一路看到的凋敝景象:

  儿童十五六岁以下,终年是赤着身,有太阳时,晒太阳取暖,无太阳时则藏于草中,女孩十五六岁时,仍多无破裤可穿,仅用麻片以遮身。此非少数者,普通大约都是如此。

  如果回到民国,我们是“金粉世家”还是“劳苦大众”?读了几本文人的书,看了几部民国剧,就迫不及待地想回到民国情深深雨濛濛?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雷锋精神的崇高,是只有为了真社会主义才会产生的崇高:不是为了极少数资本家,而是为了身为其中一员的广大劳动人民。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